“我们公司还是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也偏弱,土地获取方式不多,个别地区公司土地储备不足,应该说公司的最大风险还是土储不足的问题。”
在4月23日的股东大会上,深振业高层如此坦承公司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瓶颈问题。
土储风险
深振业高层介绍,2012年公司共参与了7宗土地的竞拍,但最后均因竞标价格过高而放弃竞拍。这是自2010年和2011年后,深振业再次在土地市场上颗粒无收。
由于土地是房地产行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但深振业却连续三年未新增任何土地储备,此种态势让投资者忧心不已,这也成为投资者质疑其最多的地方,并直呼其发展缓慢、甚至过于保守。
此前市场分析也指出,深振业一直以来业绩锁定性不佳,主要是过于谨慎的作风制约了销售情况,同时因土地市场升温、竞争加剧使其拿地难度加大,这使得深振业的土地储备严重欠缺,发展后劲不足。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末,深振业没有结算的项目建面有274万平方米,这相对于其开发规模而言,项目储备确实严重不足,同时在大本营深圳,除开发中的振业峦山谷二期外,也再无如何土地储备。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深振业董事长李永明表示,公司更多的是出于谨慎考虑,但绝对不是保守。
李永明称,相比大公司多个项目共担风险的局面,深振业项目偏少,如果有一个项目决策失误,就会对公司的年度效益,以及今后发展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公司会非常小心谨慎地选择项目。
“我也想在土地市场上有所收获,但基于公司的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过于激进,否则负面影响会更大,但我们还是会尽量把握机会,争取改善公司土地储备不足的问题。”李永明说。
根据深振业2013年的经营发展计划,今年的合同销售面积要大于2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收入要大于24亿元;资金回笼超过22.55亿元;竣工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而在土地储备方面的投资预计会超过10亿元。
深振业还表示,今年会密切关注拟投资区域土地市场的出让状况,并跟踪土地价格走势,开展投资可行性研究,在参加土地“招拍挂”的同时探索收购、合作开发、定向转让等方式,尽量增加土地储备。
另外,在资金方面,深振业也表示要着力加强融资工作力度,改进融资工作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提高地区公司的融资能力。
整合平台?
虽然深振业面临土储严重不足、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但在深圳国资系旗下的地产公司中,其质地和规模算是上乘。
据深振业早前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期内共实现销售面积33.8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03%和35.76%。另外,期末其资产负债率为62%,手持货币资金18.31亿,为短期负债与一年内到期长债的36倍,财务也相对稳健。
对此,李永明当日在股东大会上也自豪的表示,“不是吹牛,我们公司在深圳国资系旗下的地产公司中,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规模和质量,都是拔尖的。”
基于此,包括国泰君安在内的多家机构日前均认为,深振业今后很可能成为深圳国资委整合地产业务的A股上市平台。
对于这一可能性,李永明称,暂时还无法说清楚,就算是真有可能,目前也无法向外界透露太多信息。
“不过此事的可能性,我想关注深振业的朋友还是可以自己做判断,因为无论是大股东深圳国资委对公司的支持,还是二股东(宝能系)对公司的看重,我们公司今后一定会有好的发展。”李永明还如是称。
对于整合平台一事,虽然李永明的说法较为含糊,但其也并未否认,并且根据其自信的说法,此事的可能性甚至更大。
不过,就算此事真能成行,今后深振业能否承担起整合平台的角色,目前看来也还存在诸多疑问。
首先就深振业本身而言,诚如李永明所说,其在深圳国资系旗下的地产公司中算是优良,但其规模还是太小,且目前也存在严重的发展瓶颈,今后能否改善还有待观察。
另外,作为深振业第一大股东,深圳国资系并未拥有绝对控股权,目前仅持有深振业约30%股权,且在2011、2012年还曾遭到二股东“宝能系”多次举牌。
分析亦认为,深圳国资系的控股地位能否保持,与二股东宝能系的关系今后如何平衡,以及跨公司之间的地产资源整合能否得到证监会放行等,今后都将是制约深振业能否成为整合平台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