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旺中国零售梦:未来Maxvalu开100家 梦乐城大举扩张

   2013-04-28 环球企业家5550

  永旺集团(AEON Group)并未勒紧裤腰带。在全球经济持续降温,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欧美零售巨头纷纷退守在华业务时,这家亚洲最大的零售商却意外亮出了新底牌—再造一个永旺。

  在华业务的迅速扩张是这一愿景的核心内容。早在2010年10月,永旺宣布的未来三年的中期战略重心就已转向了日本市场以外的亚洲地区。“亚洲转移的重心是中国。”永旺中国区首位总裁兼永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辻晴芳对记者表示。永旺集团第八代传人、现任CEO冈田元也对他的嘱托是,“你要去到中国,把中国业务努力做到跟日本一样大”。

  事实上,永旺在日本势头正劲。2003年,永旺集团收购了日本国内一家销售额过万亿日元的大型连锁超市麦凯乐。2007年,永旺一连收购法国零售商家乐福在日本的8家店铺,并且将沃尔玛血拼成销售收入负增长。今年3月,永旺挤掉沃尔玛夺得大荣连锁超市控股权,一举登上了日本零售冠军的宝座。

  但永旺在中国却远非成功。恰恰相反,在中国市场永旺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1987年,永旺就进入中国香港,并在1996年与沃尔玛同期进入内地市场。但与后者394家在华分店的数字相比,永旺区区41家的百货超市及其中国事业营收只占其总营收的2%左右,实在不能相提并论。

  更为不妙的是,一些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正在精准狙击。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高级分析师卡文德(Ben Cavender)表示,许多跨国公司现在面临着更强势的本土竞争者。他们不仅会跟在外资巨头后面苦苦追赶,而且还在学会如何智胜这些对手。例如拥有4100家门店的华润创业以及正图谋布局全国的永辉等地方品牌。

  不能不说,永旺的目标有些大胆—2020年,在中国开200家购物中心,总店数达到1000家,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在2011年1200亿日元的基础上实现3兆6000亿日元的收入,增长30倍。

  辻晴芳能完成任务吗?这可不只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龟速

  永旺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其历史,最早可溯及到1758年以“货郎”形式起家的“冈田屋”。1969年2月,永旺的前身—佳世客又称日本联合商店公司诞生。

  1987年,永旺在香港设立分公司,音译为“吉之岛”,于太古康怡广场开设首间百货店。1994年2月,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后,永旺的中国战略逐渐清晰。随即其在广州和青岛分别成立公司,并采用了不同名称—广东称“吉之岛”,青岛则叫“佳世客”。

  但彼时在中国市场更为知名的是随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一同火爆的八佰伴。戏剧性的是,2000年3月,八佰伴被永旺收购并易名为东海株式会社。2001年,冈田元的父亲冈田卓也,将沿用了30年的佳世客改名为永旺,目的就是希望借更名来推动创新和变革。

  令人费解的是,永旺的中国市场始终找不到感觉。可以佐证的是,其在进入广东的6年里只开了6家门店。2000年前后,永旺在上海的首家门店因定位超前而折戟。到2008年底,永旺在中国才只有18家门店。

  事实上,永旺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由于日本经济多年的持续疲软,本土零售业的竞争已呈过度饱和状态,永旺从2008年首次踏入北京市场起,就意欲转变以往的做法,亦希望能在中国有更大作为。2011年初,时任永旺中国总代表的田中秋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出希望在2011至2013年每年新开设15至20家摩尔型购物中心和综合百货超市。

  最大的问题是选址及配套设施的标准。了解永旺的人都知道,永旺向来喜欢在相对偏僻的郊区开店。同时还要求标准综合百货超市店装修后的高度须有5米左右的净空,并配备相应数量的停车位。如每当卖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时,永旺会按照每个家庭有一台车来估算客流容量,保证3000个左右的停车位。

  各自为战也是个重要原因。彼时,永旺在山东和华南分属不同的子公司,相互间独立发展,没有太多经验的交流和共享,也没有一个整体规划。辻晴芳对此并不讳言。他说:“那时候我们在中国一年也就仅能增加1至2家门店。”

  局面即将改观。2011年12月26日,永旺在北京成立永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永旺集团中国总部),并在去年2月底正式对外宣布开始运作。“总部是投资公司,可能不做具体的发展,但今后其他子公司的各个项目都可以与总部人员沟通协调。”辻晴芳表示,现在中国总部的人员大多是在日本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派驻过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为统一作战能力,从今年3月1日起,永旺将其在中国的综合百货超市JUSCO全部统一更名为AEON永旺。此计划已在日本本土和东南亚实际上完成,中国是最后一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5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