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化妆品专营店处十字路口 单品牌店越卖越火

   2013-05-06 中国经营报10090

  2012年以来,化妆品零售商面临着利润趋微和理性消费的双重挑战,化妆品销售越来越不好做。作为零售渠道中重要业态之一的多品牌(编者注:指渠道为单品牌,产品为多品牌,以下同)化妆品专营店正在经历着坪效低、利润薄、发展慢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在国外单品牌化妆品专营店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并逐渐被国产品牌效仿。

  谁会是中国的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其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化妆品单品专卖店模式发展起来的品牌,隶属于欧莱雅集团。在韩国,也出现了单品化妆品专卖店第一品牌The face shop(菲诗小铺),隶属于LG化学集团。

  在中国,国产化妆品很少能跻身一流的商业渠道。像佰草集、林清轩等国产化妆品品牌,为了逃避做大后被收购的命运,目前均纷纷复制The body shop模式。

  在韩国,化妆品的销售渠道除了商场、超市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单品牌专卖店。它在韩国已逐步成为主流渠道。但在国内,化妆品的主流渠道则多是多品牌聚集的百货店以及多品牌聚集的屈臣氏、娇兰佳人等零售卖场,单品牌专卖店屈指可数。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国化妆品市场单品牌化妆品专卖渠道将在未来几年同韩国一样,成为主流渠道。

  为什么会成为渠道新宠

  多品牌的化妆品专营店同质化竞争激烈,如果不在渠道上创新,很难在化妆品行业脱颖而出。

  “多品牌专营店渠道是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中最热门的渠道,也是抢占国内市场蛋糕的一个重要通道。但是,随着外资品牌渠道不断下沉,多品牌专营店渠道成了渠道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广州一家日化企业负责人张红辉表示,很多国产品牌进驻百货商场、KA大卖场渠道,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实际上,为了争夺消费者,渠道业态之间的竞争也是必然的。化妆品行业的渠道主要分为百货专柜、超市货架、美容院会所、多品牌专营店、单品牌专卖店、直销、网店等,这些渠道构成了化妆品行业的多元渠道模式。正如张红辉所说,随着外资品牌渠道的下沉,本土化妆品牌终端销售压力巨增。

  南京苏美化妆品公司(以下简称苏美)市场管理部负责人陈磊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我们从2005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清楚,要走单品牌专卖店的路子,虽然模式不是我们首创,但是我们会坚持下来。”苏美运营的“薇妮”品牌在国内已经有300多家单品牌专卖店,在陈磊看来,多品牌的化妆品专营店同质化竞争激烈,如果不在渠道上创新,很难在化妆品行业脱颖而出。

  与“薇妮”通过加盟模式发展单品牌新店稍有不同,“林清轩”选择以直营店发展单品新店为主。“林清轩”是上海的一个原创国产品牌。2003年起从单只芦荟胶和一块芦荟蜂蜜手工皂开始进入护理用品行业。目前,已经在上海、北京、武汉、合肥等地办了几百家林清轩天然美肤小铺的单品牌专卖店。

  事实上,国内品牌做得最大要数上海家化的佰草集。1998年,上海家化在受到“露美”“美加净”等品牌在低端市场上的失误教训之后,推出了战略新品佰草集,再战护肤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渠道上,佰草集完全抛弃超市等家化传统渠道,模仿The body shop模式设立了单品牌连锁专卖店。1998年8月,佰草集第一家单品牌专卖店在上海淮海路的香港广场开业。2001年,佰草集针对二三线城市推出了特许加盟制度。到了2009年,佰草集全球零售额突破6亿元。2011年,佰草集中国店面增加至1000多家。

  据记者了解,来自韩国ABLE C&C株式会社旗下主力品牌的MISSHA(谜尚)来中国的前4年也是只走单品牌专卖店形式。谜尚母公司也是韩国化妆品专卖店形式的创始者,从2006年开始进中国的前4年在中国开了66家单品牌专卖店。拥有“李医生”品牌的广州市新西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年也推出了“西婷美尚”个人护理用品单品牌专卖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009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