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rhouse书店读书记

   2006-05-31 7680
香港的英文书店,是书业精英。尖沙咀辰冲书店(Swindon Books)和九龙塘的叶一堂(Page One),书架井然,规模都不小。“辰冲”里很多专业英文书籍,牛津、哈佛出版社的学术书都买得到。“叶一堂”稍微通俗些,也兼卖一些中文书,但环境一流,自煮的咖啡,好过隔壁的Deli france。

  大陆各大城市也有“外文书店”,记得过去上海福州路的“外文书店”只卖“毛选”英文版和《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可是现在不能说上海没有真正的外文书店了,半年前在淮海路发现了一家全英文书店“Chaterhouse”,很是喜欢,已经连着去过好几次了。Chaterhouse蜷缩地躲在大上海时代广场地下层里,被热闹的“葡京茶餐厅”和“大家乐”挤到一角。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十足香港式经营。全部是进口的原版新书,除了小堆的《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姚明自传》等畅销书外,架上基本上没有复本书。五六十平方米的店堂,店主在放妥了旅游、地图、烹饪等实用书籍之后,居然也安排了不少文学、历史、传记、经济、法律、建筑、艺术书籍。一本一本地细细翻看,可以盘桓许久。

  有这样一家脱胎换骨的“外文书店”,是上海读书人的幸事。像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现在不出国门,也可以看到原版了。企鹅版的袖珍文学书《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洛丽塔》等也有整整二架子。看来店主琢磨过本地读者口味,尽可能找来应景的热门书,满足上海本地的读书趣味。不过,本地冷门,海外热门的书籍,像《东印度公司历史》、《库克船长航行记》也都有存放,显然都是为滞留上海的外籍读者准备的。稍稍留心,居然在“企鹅丛书”里发现了一本英国当红历史学家耐尔·福格森(Niall Ferguson)的《1914:一战为何爆发》(1914:Why the World Went to War),带回家去,正可以和手头同一作者的名著《帝国》(Empire)参看。

  总的说来,Chaterhouse仍然是一个卖时尚类实用书籍的书店,门口显要处是“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版的《发现上海》之类旅行指南,“米其林”版的欧洲指南架上还没有。就旅游书看,店主主要是为外籍人士准备的,似乎是忽视了越来越多出国旅行的本地读者。文学(Literature)、非文学(Nonfiction),以及各学科的学术书虽说占了“半壁江山”,但都是平装的普及本,没有精装本,要买欧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书还是要去香港,或者上“Amason.com”。但是,Chaterhouse目前这样的规模和品味,我们也应该知足了,毕竟上海重新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文书店”。需要担心的倒是:“思考乐”那样“吾土、吾民、吾文”的书店都会倒闭,Chaterhouse这样的港式英文书店能维持下去吗?

  偶尔得知,熟识的朋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彭卫国先生参与了书店的创办和经营,他告知说:Chaterhouse的经营状况相当不错!和沪港三联书店合作,借它的渠道进口图书,聘请香港老法师选书,香港和本地的年轻店员能讲英文、粤语、沪语和国语,可以随便问,尽兴聊。架上的书籍放得井井有条,随书赠送的书签蛮好看的。据说店面现在有三千多种书籍,每月营收已经度越halfmillion,在上海的游客、外侨、“白领”和“海归”中相当有口碑,慢慢传开了。

  中国人多读些英文书,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在上海,英文阅读也不该是一件时髦事。上海和香港一样,有一百五十年的英文阅读传统,有一个不小的英文阅读者群,外侨、归侨和本地人口中都有大量英文读者,这是所有其它中国城市都望尘莫及的。怀旧一下的话,上海的英文出版发行传统又是“远东第一”,大约只比用英语作官方语言的印度差一点。“大上海-小香港”的二三十年代,英文书籍不是从香港流向上海,而是从上海流向东亚其它城市。1870年,英商在上海开设专门经销外文原版图书的“别发书店“(Kelly&Walsh,Ltd,又称“别发洋行”)。“别发”的总店设在靠近惠罗公司和沙逊大厦的南京路上,分店遍布香港、广州、台北、新加坡、马来亚、横滨等地,香港中环的交易广场和太古广场至今还有“别发”的店面。据上海书业同业公会的档案,三十年代的上海,登记经营外文图书的店家有近百家,像“别发洋行”、“中美图书公司”、“伊文思书店”、“派立贡书店”等机构,不单经销原版书,还出版英文图书,华资的商务印书馆也兼带发行英文书。留意查看版权页的话,像辜鸿铭、林语堂、梁实秋等人的英文著作,都是“别发”初版的。

  上海的英文图书编辑、出版和发行,曾经是世界书业的重要一环。欧美人士通过“上海版”阅读中国,了解中国;上海读者通过“纽约版”、“伦敦版”,也拉近了和世界的距离。当然,昔日的盛况已被革去,今天上海街角处微小的格局难以比肩。但是,渐渐地经营,慢慢地恢复,倒也不是全不可行。理由在于,重新国际化的上海人,需要国际化的阅读,需要和全世界的读者一起,有一个同质、同步、同文的阅读。

  (李天纲 文汇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76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