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飞涨 家电连锁商能否免灾?

   2006-06-05 9100
就在整个空调业因上游铜材料价格飞涨而掀起一波涨价热浪的同时,另一波有关家电连锁商家抑制价格上涨的热浪亦是扑面而来。近日,来自苏宁、永乐、国美各地的家电连锁卖场纷纷针对空调产品采取各项促销补贴措施,发出同一种声音:空调不会涨价,而且家电连锁卖场还给出了一个重要理由——年初时签下的巨额采购单保证了价格的稳定性。但此举仍然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并将其行为称之为“顶风作案”。

  那么,家电连锁卖场究竟是“顶风作案”,还是真的凭借着“包销定制”、大单采购等一系列特色采购模式而免去铜涨之“灾”?

  厂商双方态度迥异

  5月27日,苏宁电器“空调节”在一片“涨”声中拉开帷幕,并向业内抛出三种价格补贴:一高温补贴,7月份气温连续在36摄氏度以上;二抑价补贴;三服务补贴。苏宁电器华北区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进一步解释:“补贴采取送积分的方式进行,积分可以在苏宁卖场购买任何电器产品。”

  苏宁此举很显然是有意拉低连日来“涨”声不断的空调价格,与苏宁几乎同时采取措施的还有永乐等家电卖场。5月26日,永乐电器对外宣称,正与供应商协调暂时维持一周不调价,并将组织部分空调特别降价活动。此前,国美各地卖场亦表示出不涨价的决心,如北京国美近期发动的“商品五一价销售普惠攻势”。

  与家电连锁卖场不涨价行为恰恰相反的是,厂家正连续向各地经销商发去涨价通知,而且这一行为早在4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露出苗头。对此,家电连锁卖场也不予否认,范志军也承认,至今已收到每个在销空调厂家的涨价通知,有的厂家已经不是第一次涨价了。

  根据苏宁透露,海尔空调涨幅15%、志高空调涨幅10%、格兰仕空调涨幅10%等,涉及涨价的品牌达到十几个,均为市场主流品牌。

  包销定制难左价格

  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家电连锁卖场发出相反的不涨价声音的一个共同理由是,年初的大单采购以及包销定制、买断等特色模式保证了价格的稳定性。

  国美表示,早在今年3月份国美空调签订的首单50亿元现金屯货,保证了自身占据市场的主动权;苏宁表示,3月份签订的40亿元空调订单,因在涨价之前,所以,不会影响如今的空调价格;永乐同样也以20亿元的空调采购订单,作为不涨价的理由。

  范志军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强调:“苏宁在空调采购上,跟其他经销商一样,同样是现款现货,所以,价值40亿元200多万台的空调已经是我们自己的空调,我们有权力不涨价。”

  面对家电连锁卖场这样的不涨价理由,空调厂家首先提出了资金方面的质疑:“40亿元、50亿元,家电连锁真的这么有钱?能一时拿出这么多钱吗?”

  永乐电器市场部黄建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坦承:“订单资金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逐渐到位,货也是一批一批拿。”他表示,1个月内永乐可以保证不涨价,但是1个月以后,就不知道有什么变数了。

  科龙北京分公司总经理谭刚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还指出:“家电连锁卖场每年签订的包销定制协议所包含的买断机型,仅占其所有销售机型的2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剩下80%的空调价格,家电连锁卖场同样也要依据现时行情。

  从家电连锁卖场自身公布的采购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问题。比如,国美在发布50亿元采购大单的同时,也表示这仅为全年采购量的40%左右;苏宁在采购200万台空调的时候,同样表示2006年全年的采购量将为600万台。

  “这也就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即使家电连锁卖场真如其所言手里有可控制的囤货,但剩下的销量仍然需要按厂家现行规定涨价,所以,今年涨价是一定的。”一位空调厂家的相关人士如此认为。

  厂家仍然握有话语权

  正如永乐黄建平所言,1个月后的空调价格,并不控制在家电连锁卖场的手里。黄建平解释:“其一,向厂家付完款的那部分产品型号,我们可以不涨价,但没有付款的,下次再定购,是一定要遵循厂家现行规定的;其二,我们以前没有采购、销售过的型号,今后要定购同样要按照厂家现行规定,只不过因为没有定价,所以不存在涨价与否的道理。”

  范志军也承认:“自己买来的东西,自己可以决定价格,但再买,价格就只能由厂家确定。”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在厂商双方多年的较量中,厂家实质上仍然握有商品的定价权。

  志高空调北京-内蒙古产品管理中心总经理春晋京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厂家要绝对控制价格,家电连锁卖场因为采购的量较大占有规模优势,会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有一定的议价权力,但最终还是要服从厂家的定价。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陆剑峰表示,一旦美的决定涨价,就不会出现某个经销商不涨价的情况。美的同样对空调的定价权抱有十足的信心。

  在这样的前提下,家电连锁卖场当下所言的不涨价也只能是在一定时间内,从今年的整体来看,涨价已是必然的趋势。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最终的定价权应该在消费者手上,厂家即使在考虑原材料大幅上涨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涨价措施,但还是要看消费者接受与否。(n101)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陈庆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91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