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
知名饮料品牌娃哈哈新近首次详细披露其商业地产战略,称在3-5年内,计划建设100个购物中心。但娃哈哈并不是第一家涉足商业地产的餐饮行业,此前不久,海底捞跨界进军商业地产的消息已在业界刮起了一阵旋风。
在“新国五条”的出台以及“限购”与“限贷”的楼市调控大潮中,商业地产因不受上述政策影响而备受投资者和开发商的青睐。去年的最后一天,华远地产斩获北京通州梨园地块,以选择商业地产的方式重回北京房地产市场。2012年年报显示,龙湖地产拟在今年实现商业地产的快速扩张,并在15年内将商业利润占比提升至30%。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今年初,万达、soho等均调整了商业地产策略,开始把持有和运营作为战略重点。
确切地说,这一幕在两年前便暗流通动。当时,众多住宅领域开发商迫于限购调控,纷纷主动或被动甚至是盲目转向商业地产,以至于引发舆论对商业地产将出现过剩的担忧。
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提供的数据,2012年1-12月,全国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为1.0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1%,但同期全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仅77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5%。空置面积71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0%;同期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为9312亿元,同比增长26.3%,销售额为7000亿元,同比增长仅4.4%。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在接受记者记者独家专家时表示,目前商业地产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盲目开发、被动开发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同时,如果城市规划、金融创新、复合人才不到位,商业地产还远未走进春天!
“内行乐观,外行悲观”
记者:两年前,众多住宅领域开发商迫于限购调控,纷纷主动或被动甚至是盲目转向商业地产,以至于引发舆论对商业地产将出现过剩的担忧。现在来看,这种担忧是在逐渐化解还是进一步加剧?
王永平:两种提法我都不太赞成,要慎提“泡沫论”,更要慎提“春天论”。原因在哪里?可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城市规划是否科学;二是融资方案是否符合行业特性,是否有金融创新;三是需要有从事商业地产的复合型人才。
一个城市的规划对该城市商业地产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商业地产项目其实取决于三个“流”,我们开玩笑说是“三流行业”:人流、车流、物流。而这“三流”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比如,城市道路交通改善了,建了个地铁,建了个公交车站,旁边的商业马上就活起来。但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商业地产规划都不科学。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项目背后是政府的强制性配套。
为什么很多商业地产项目被拆散卖掉,并且做得不成功?其实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与银行的融资方案有关。现在银行贷款期限一般是两年,最长三年。但这三年的银行贷款匹配住宅地产,住宅地产盖到一半,就可以预售、按揭,在交楼前就可先进账,然后把按揭的钱归还银行贷款。
但商业地产项目不允许这样做。商业地产要求的是封顶后才能销售,如果持有经营,从一个商场到装修店铺最快也要两年,而且开业时为培育市场还要免除租金,这样就根本没有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在国外,保险资金、退休基金、专门的房地产性基金都可进入商业地产项目,利息低借期长则十年。我国这方面的金融创新还远远不够。
商业地产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又那么快。商业地产需要复合型人才,即懂地产、懂金融和懂商业等,现在这方面人才还比较稀缺,基本是靠自己的项目慢慢培养。
记者:那么您如何解释当前地产商纷纷成立商业地产事业部现象,甚至是一些品牌商、餐饮、家居照明等行业都进入商业地产领域?
王永平:很多人认为商业地产有“泡沫”,有的说“泡沫”在一线城市,有的说在三线城市。恒隆地产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曾给股东写过公开信,认为商业地产并未饱和,仍有商机。我认为这些提法都不矛盾,关键是“行外乐观,行内悲观”。行外一听商业地产很火啊,就进来了。行内做这一行其实已发现乱得不行了。行内里头又分两种:“内行乐观,外行悲观”,误闯误入进来的这些人是外行,什么也不懂,就是“外行悲观”。“内行乐观”,像大连万达集团,他们说,这些乱和我没有关系,我要做的是去瓜分市场。
要慎提“泡沫论”,“泡沫”一般指价格虚高或严重供求失衡。在商业地产的某些项目里,这两种情况可能存在,但整体上还不能说是有“泡沫”。比如,沈阳投资非常热,一些很好的项目在那里集中投资,这就可能有泡沫化的迹象,因为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更多的城市是项目数量多、质量差,呈粗放型增长,开发商招商难与品牌商选址难并存,这叫结构性失衡。有些地方属于盲目增长,但对一些优质的商业项目,仍然有机会,市场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