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沃尔玛关闭多家门店,进入调整期后,全球第三大零售商—乐购传出在华连续关闭门店,并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经营中国市场。消息一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外资零售商节节败退?大卖场业态盛极而衰?
一方面享受着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相比国内企业更具优势;另一方面自身经过多年在国际市场的摸爬打滚,已经积累了较强的管理经验、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外资商家在进入中国后疯狂扩张,在全国重点城市核心商圈密集布点。大卖场业态一站式的购物、舒适的环境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便利的购物需求,一度帮助外资商家牢牢把控住消费市场。
然而近年来人工租金成本的上涨,特别是核心城市,其上涨的幅度和速度更是让以大卖场业态为主的外资巨头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冲击日渐明显,一线重点城市交通发达、物流配送方便,使之成为受电子商务冲击最大的区域。外有激烈的竞争、内有不断上涨的成本,门店关闭、调整业态与布局是外资巨头们不得已的选择。
我国零售业正处于变革的阶段,这必然促使商家进行合理的、顺应市场的、由内而外的改变。过去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渐渐走远,渠道不再是决定商家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电子商务打破了这一传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城镇化的推进,大卖场已经不再是消费者最为钟爱的业态,社区超市、购物中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了新宠。
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我国未来消费提升的潜力区域。从2012年以及今年1季度各零售商的业绩上看,收入排前、增速较快的商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根植于区域市场,如银座股份、欧亚集团等。而营收较低、增速放缓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百股份、广州友谊、徐家汇、首商集团等。这表明,我国零售业的增长重心逐渐冲一二线、沿海重点城市向三四线、中西部城市转移。
电子商务的冲击不容忽视。2012年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到13000亿元,比2011年的8000亿元大幅提升6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到6.2%。互联网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线下实体商家也开始开拓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将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对线下实体店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强,从主要对一二线城市冲击,逐渐向三四线城市形成影响。
不管是消费市场的转移、消费渠道的转变,还是电子商务的冲击,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是这所有一切改变的核心。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引领着零售业的变革。零售业是一个注重细节、注重服务的行业,特别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卖方市场中,谁把握住了消费者,谁就占据了先机、赢取了市场。
从消费者的特性看,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和年龄阶段的人群,其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习惯都不一样。但总体上来看,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性、追求物美价廉等是国内消费者的普遍特性。零售商家若想把控住市场,则必须要拥抱、适应消费者的这一消费习惯,在市场定位、业态选择、区域布局等多方面,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调整改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商家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优于竞争对手、不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越的核心优势。如永辉超市在生鲜领域的优势、步步高在湖南市场区域上的优势、苏宁云商全国网点布局的规模化优势等。核心的优势能让商家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在消费者的把控中都能占据较大的优势,同时也能依托独一无二的优势进行业务扩张、渠道拓展等。
就业态上来看,大卖场逐渐的不被消费者所待见,购物环境更为优越、配套设施更为充足、服务项目更为多样的购物中心逐渐取代了大卖场。与此同时,针对社区的便利店、社区超市因其便利性而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商家在业态的选择上,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以及自身的定位,进而选择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业态。
变革是当前零售业的主题和关键,商家不管在定位、业态、渠道上作何改变,加强和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都是关键的基础和重要的一环。沃尔玛式的后台盈利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依托渠道稀缺的优势而进行的前台盈利模式必将逐渐被市场所抛弃。
(作者系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