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奥特莱斯三大难题:招商难、货源难、差价难

   2013-06-06 每经网8030

  天气渐热,国内奥特莱斯的投建热情亦在逐渐升温。

  近日,各大企业的奥特莱斯项目开发似乎较为活跃,不管是之前号称华北最大的奥特莱斯商城,还是最近的津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均引发诸多关注。与此同时,却是商家不得不面对奥特莱斯业态在中国的本土化难题。

  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多是由房地产发展商做的奥特莱斯经营难,而未来将成为外资奥特莱斯、真正海外连锁奥特莱斯的天下。眼下,奥特莱斯在中国的发展有些“大跃进”。

  扎堆奥莱

  零售行业去年的业绩数据有些令人尴尬,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上市公司年报的整理,2012年,零售百强企业中29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中位数为8.8%,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11.6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特莱斯这一业态乍看起来却在一路走强。此前,高调涉足奥特莱斯开发的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曾表示,奥特莱斯与产业联动可以产生几何效应,一个奥特莱斯每年的净利润或可达到几亿元。由于其相对较好的业绩,更多的人开始扎堆奥特莱斯项目。

  最新消息显示,由香港奥特莱斯世界名牌折扣城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津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招拍挂手续已完成,预计将于今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项目预计2018年竣工。

  记者了解到,就在本月,由国内最大的商业销售集团上海百联在无锡打造的零售业航母---奥特莱斯已确定将正式开业,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到2015年,百联旗下友谊股份将新开8到10家奥特莱斯商城,预计年增营业收入100亿元。

  2002年,国内首家奥特莱斯--燕莎奥特莱斯正式营业,随即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奥特莱斯风潮。奥特莱斯项目的扎堆,再次引发业界对这一业态的热论。

  在奥特莱斯的诞生地美国,奥特莱斯的数量也不过300多家。但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至今,我国各种上规模的奥特莱斯已超过400家,仅上海规格不一的奥特莱斯就不下两位数。有业内人士直呼,奥特莱斯在中国的发展有些“大跃进”。

  在业界看来,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往往远离中心城区,但品牌齐全、价格优惠,同时配有餐饮、儿童娱乐设施、顾客休息区等。而在国内,虽然很多折扣店都打着奥特莱斯的旗号,但其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在品牌数量、品牌质量以及业态布局、盈利能力上,均达不到奥特莱斯的要求。

  一位行业资深专家向记者表示,未来,整个奥特莱斯业态会迎来一轮洗牌,最后能从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的奥特莱斯数量不会很多。“目前主要是房地产发展商搞的奥特莱斯搞不好,最终将会是外资奥特莱斯、真正海外连锁的奥特莱斯的天下,那些杂七杂八的品牌肯定会陆续被淘汰。”

  本土化难

  上述行业专家告诉记者,相比国外,国内奥特莱斯这一业态的发展只是一般,甚至有些“半死不活”。在他看来,奥特莱斯很多的选址较为偏远,周末人气相对还好,但平时几乎很少有人问津。另外则是品牌问题,对于一些较为小众的品牌,消费者并不了解,很多人仅是把奥特莱斯作为折扣店去逛。

  在业界看来,“舶来品”奥特莱斯本土化不仅要克服选址及顾客认知的难题,国内商场频繁的打折促销也是其“硬伤”。据了解,在欧美,商场一年会有两次折扣季,但在中国,商场节假日甚至是周末的打折促销已成常态,随着传统百货的逐渐低迷,商场的折扣力度也愈来愈大,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奥特莱斯的生存空间。

  且在二三线城市,奥特莱斯面临的三大难题,即:招商难、货源难、差价难。

  在最近举行的一个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中,富客斯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陆强就表示,奥特莱斯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年多,这一业态发展蓬勃,几乎各个地区都有。但有几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其中,“中国最大问题是代理商制度制约了奥特莱斯的发展。”

  据悉,由于品牌不是厂家直销,更多的是通过代理,多经过一个环节,无形中加大了成本。且由代理商主导,不排除会出现假借奥特莱斯名义销售一般品牌商品乃至处理商品的情况。

  陆强指出,就奢侈品牌来说,奥特莱斯最早期需要借奢侈品牌来拉升档次提升知名度。但中国本身并不出产奢侈品牌,因而在中国要有很大型的奥特莱斯目前不太可能。“中国蓬勃发展的奥特赖斯,我认为还是以中档品牌为主。这些品牌可能奥特莱斯的主打品牌,包括像第一家工厂店,中国所有的奥特莱斯销售最疯狂的可能就是像耐克这种品牌。”

  在陆强看来,奥特莱斯在中国可以发展的有两类,一种类似于佛罗小镇,可能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但主力可以做购物中心形式的奥特莱斯。另一种类似于香港东荟城等,离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但交通相对来说比较方便。该模式在中国更易发展,因有商品的支持,品牌力度也会加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03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