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地产开发 洛阳隋唐大遗址对标深圳的差异化之路

   2013-06-29 中国经营报7060

  6月26日,洛阳市唐宫中路。几名拆迁工人站在一栋4层生产车间外立面的脚手架上,用手中的锤子不停地敲击玻璃,敲响了拆掉整个生产车间的前奏。

  1300年前,这里曾经是女皇武则天的御花园——唐代“引水进宫”所建造的最大池沼;42年前,这里建成了洛阳玻璃厂,我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此投产;现在,占地面积52亩的洛阳玻璃厂正在加紧拆迁;几年以后,这里将再次恢复为女皇武则天的私家花园,只不过这个花园只能用于游玩,同时也成为承载十三朝古都洛阳文化复兴梦想的平台之一。

  究竟是以“一五”计划期间就开始布局的国家重大项目为班底,进一步打造重工业经济,还是发掘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十三朝历史文化遗迹,走一条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强市之路?洛阳各界已经争论了几十年。

  不久之前,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斥资10亿元,搬迁拥有42年历史的洛阳玻璃厂,从而为复建女皇武则天的御花园腾地方。在玻璃破碎发出的清脆声响中,新的“洛阳模式”似乎开始逐渐清晰。

  探路景区运营

  “洛阳市希望走的是一条差异化道路,将一个个遗址做成精致的公园或景区。”

  与女皇武则天的御花园仅有一路之隔的地方,就是隋唐遗址公园。在隋唐遗址公园里面,1300多年以前曾经存在着作为女皇武则天办公场所的明堂,还存在着热播电影《通天帝国》里面那座通天塔的原型——在唐代被成为天堂的地方。

  洛阳隋唐大遗址是洛阳市最为重要的文化保护项目之一。占地140多亩的隋唐遗址公园由于地处老城区,许多建筑物都建在遗址的上边和周边。据记者了解,为了拆迁遗址上的建筑物,洛阳市花费的资金就超过2亿元。

  为了复建明堂、天堂两座隋唐大遗址的主体建筑,国家文化局扶持洛阳市大约3亿元,剩下的资金则由洛阳市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洛阳文投”)自筹。洛阳市希望通过旅游开发的市场运营,收回前期的投资成本。

  在复建天堂的过程中,仅是装修一项,洛阳文投就花费了3亿元以上。“请来中央美院王永生先生画壁画,请来施华洛世奇专门订制吊灯,请来雕塑大师张金海先生制作佛像……”洛阳文投总经理衣如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洛阳在遗址保护基础上进行文化产业运营的一次大胆尝试。

  37岁的衣如钢两年以前成为洛阳文投的总经理,以职业经理人身份管理这个旨在做大做强洛阳文化产业的国有企业。“在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上,西安(楼盘)比洛阳的动静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安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但正因为西安的动静大,所以更容易出问题,而且一些工程也不会像我们那样做得精致。”衣如钢表示。

  衣如钢认为,西安盛行的曲江模式、以房地产开发反哺遗址保护的模式并不适合洛阳,原因在于西安的大遗址都在郊区,而洛阳的大遗址都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另一方面,洛阳的人口规模与西安不可同日而语,房地产市场潜力有限,“洛阳市希望走的是一条差异化道路,将一个个遗址做成精致的公园或景区。”

  洛阳的思路不是去复原古代的东西,“唐朝没有复建隋朝的东西,宋朝没有复建唐朝的东西,我们的想法是用当地艺术进行嫁接,比如用当代的建筑材料,用大量的钢结构、铜饰、石材等,用当地艺术大家的精品,展现当代的文化氛围。”衣如钢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隋唐遗址公园每年的运营成本约为1500万元左右,按照洛阳文投的预计,第一年的营业收入将与运营成本和2.4亿元的银行贷款利息基本持平,在第三年将开始盈利,在5~8年的时间内,将实现每年1亿元营业收入的既定目标,最终将在第10年还清银行贷款,进入稳定收益期。

  按照预想,在隋唐遗址公园的收入构成中,一开始门票将占到70%以上,3~5年以后,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将逐步增大。“究竟能产生多大收益,还是未知数,这是一次充满诚意的冒险。”衣如钢表示。

  资金困局

  几处文化遗址大多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拆迁成本巨大,所以洛阳市希望通过文化产业运营来收回投资成本。

  洛阳是一座有着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因为洛河穿城而过得名。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之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邙山陵葬群遗址等六大遗址,历史文化遗址的密度之高、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但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在洛阳布局了十多个大型的工业项目以来,重工业在洛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洛阳的城市面积扩大了60多倍,人口则从10万的规模扩大到目前的140万左右。结果就是,城市和工业发展出现了与文化遗址保护博弈、矛盾的现象。

  “洛阳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日趋严重,好几处遗址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占和破坏。”洛阳市政府一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隋唐洛阳城遗址宫城区基本上已经被现代城市挤占,所以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还要花费两亿多元搞拆迁。”

  上述官员告诉记者,在汉魏故城遗址范围之内,现有5.2万人口、60家乡镇企业;偃师商城遗址在发现之初就已经被现代建筑挤占了5%左右,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该遗址的40%被农村新居覆盖,并且已经威胁到遗址核心区域;二里头遗址处于村庄的包围之中,现代建筑不断向核心区蚕食,已经挤占了遗址的三分之一。

  在今后3~5年内,洛阳市计划全面“活化”隋唐洛阳城,这将是一个投资巨大、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在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中,“一区”就包括了隋唐洛阳城宫城区的应天门、明堂、天堂、太极殿、九洲池等重要建筑遗址,以及宫城城墙、城门遗址等,占地面积约为108万平方米;“一轴”就是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包括定鼎门、天街、天津(楼盘)桥、天枢以及南城墙等标志性建筑,总面积约为400万平方米。上述官员告诉记者,未来几年,这些建筑都将在原址上建设、展示,由于这些区块都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拆迁成本巨大,所以激发了洛阳市走差异化保护和开发的路子,通过文化产业运营来收回投资成本。

  对标深圳的差异化之路

  只有找到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坚持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才能找到能实现自我造血的模式。

  在样板戏流行的年代,洛阳玻璃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国家大型重工业项目落户洛阳,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开启了在当地政界被总结为工业兴、城市兴的第一代“洛阳模式”。

  由于工业项目扩张产能的需要,以及老城区文化遗址保护的需要,洛阳市最近几年提出“远离旧城建新城”的思路,这被认为是创造了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双重受益的新的“洛阳模式”。由此,老城区的一些工业项目开始搬迁,而老城区的一些文化遗址也开启了保护和开发之路。

  洛阳市大遗址办公室主任王阁告诉记者,洛阳希望发掘弘扬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十三朝历史文化,寻找一个新的“洛阳模式,为此,洛阳市专门成立相关机构,针对几大遗址的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以及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等工作进行指导。

  “几大遗址的规划方案都正在梳理之中,目前还处于前期的调研阶段。每个项目都要做一个完整而充分的调研才能制定最终的方案。”王阁表示。

  衣如钢认为,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厚薄,文化资源的多寡,跟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总是正相关,“比如深圳,没什么文化底蕴,但文化产业发展得很好,我们认为文化资源的利用取决于人力资源和城市发展水平。”

  “台北故宫的授权费比门票收入还多,还是艺术品交易、大酒店等经营性收入,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衣如钢表示,“洛阳的文化遗产资源,只有找到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坚持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才能找到能实现自我造血的模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0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