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徐曙光,这位47岁的美籍华人,曾在美国读书并经营公司20多年。2004年,他回到中国,创办格林豪泰经济型连锁酒店。
扩展版图重在环渤海领域
尽管坐拥7家公司,徐曙光仍然自嘲说这些不是政绩,而是负担。在目前格林豪泰遍布全国各地的600多家酒店的200万会员中,商务人士的比例是80%以上,在格林豪泰的细分品牌中,联盟只不到20家,格林豪泰一直专注于商务酒店品牌的开发。
格林豪泰在北京地区拥有24家格林豪泰酒店,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300多家分店的规模,格林豪泰在北京地区的知名度相对没有其他地区强。徐曙光坦言,格林豪泰目前在北京市场的发展没有其他地区好。“我们进驻的时机比较晚。”徐曙光谈到在奥运之前在北京挑选合作伙伴的情形,语气中透露些许惋惜。
但他同时表示,2011年开始,格林豪泰的扩展版图将会重点放在环渤海区域,华南、西南、西北也将会成为格林豪泰发展的重点区域。希望通过积累资源、人才、系统优势卷土重来,这位一直以来保持稳健行事风格的CEO,语气中掩藏不住他的雄心勃勃。
“用最好的管理人才,做最好的服务”
在创业初期,格林豪泰的高级管理人才缺口奇大,在招收不到满意的人才时,徐曙光只能独自挑起重担,身兼数职。因为做融资出身,所以在担任格林豪泰CEO的同时,徐曙光还担任着公司的CFO(财务总监)一职。但这样由公务繁忙的董事长同时兼管财务的行为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2011年,徐曙光终于为格林豪泰酒店招到一名虎将。在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26年的黄立达被任命为格林豪泰的新任CFO。徐曙光说:“要么就不请,要请就请最好的人才。”因此他挑选了和他拥有相似留学背景的黄立达。谈到自己招至麾下的新爱将,徐曙光有些洋洋自得:“他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卓越的企业领导能力。随着我们集团的不断发展,我相信他以自己丰富的专长和经验,能帮助我带领下的格林豪泰绩效更上一层楼。”在徐曙光眼中,黄立达是帮助格林豪泰未来发展的不二人选。
格林豪泰的专属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2007年,如今已经培养了近40期学员了,许多管理培训生和店长培训生都从管理学院走出。徐曙光表示,管理学院以往共计38期的店长培训班;管理培训生也开了30期,这支优秀的团队人才济济,一部分学员在两年内成为多店店长或各职能部门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全国的格林豪泰加盟店中表现他们的专业素养。
“有时候越小的地方,挑战性越大”
比起五星级酒店惯用高贵高雅的大家闺秀路线,格林豪泰等经济型酒店大多走的是小家碧玉路线。而在吸引酒店管理和服务人才方面,他也对制约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他认为,人们对经济型酒店的错觉是无法吸引人才的因素之一。“经济型酒店更难留住人才,其实是由于人们的错觉造成的。许多人认为在五星级酒店工作会比在经济型酒店工作的发展更好,认为名气更大的酒店会更利于职业发展,有时候越小的地方挑战越大。”
“现金流充裕,上市之期未定”
徐曙光回忆起自己刚从美国回来的那段时间,坦承在回国创业初期对国内消费者心理和市场把握不够,是他经营格林豪泰的最大弊端。但格林豪泰成长初期在金融危机中却依然逆流而上,充裕的现金流和稳健低调的管理作风是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