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南京退地解蛇吞象困局 另两地王开工仍无时间表

   2013-07-18 时代周报7420

  仅仅一周时间,一场由地方政府和央企主演的地王收回闹剧,便匆匆宣告收尾。

  一切犹如快镜头闪过。7月5日,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出寥寥数字公告,称终止中冶置业拿下的南京下关滨江2号地块的交易。3天后,中冶置业作出回应,要求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3日内退还2号地土地投标保证金11.3亿元及相应的财务费用等。在接下来7月12日的公告中,中冶置业宣布,这笔钱已如数到账。

  此次退地将为中冶置业周边地块后续建设带来冲击。紧邻的2号地,是中冶置业2010年9月以总价200.34亿元竞得的1号、3号地王地块,如今已沉睡三年。

  在南京面对一个没有经验可汲取的300万平方米的庞大项目,在天量资金需求和拆迁难题双重掣肘下,以做保障房闻名、和政府关系密切的中冶置业已经陷入一个“蛇吞象”式的困局,并被深度套牢。

  对于未来资金如何筹措,周边地块有无开工时间表等问题,在记者多次联系采访中,中冶置业相关人士均缄默不语。

  退地解蛇吞象困局

  谁也没想到,短短7个月时间,这个地王项目就被匆匆拉下马。将时间镜头拉回至2012年11月30日,南京市公开拍卖下关滨江2号地块,总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起拍价高达56.2亿元。作为当日的唯一竞拍人,中冶置业旗下的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公司(下称“南京临江”)以底价竞得该地块。但因总价较高,该地块也成为2012年全国总价地王。

  对于2号地“地王”突然被收回的原因,双方都不愿意多谈。

  “这只是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单方面原因所导致”,在记者采访中,中冶置业坚持认为,公司在整个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责任。而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给出的理由是,与当地规划改变和公共利益需要有关,“其一,由于西站货场异地复建工作十分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原约定期限向受让单位交付土地;其二,南京市政府对下关滨江商务区的规划进行了局部优化,其中涉及2号地块原出让时约定的规划建设条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不过这样的理由,却未能让外界完全信服。

  “不排除是双方相互勾兑的结果,”有南京当地地产分析人士对记者介绍称,一方面中冶置业深陷资金泥潭,下关地块太庞大,沉淀太多财务成本;另一方面,下关区政府落入拆迁迷局,觉得不能按时交地。如此一来,地块收回被优化成了双方最好的借口和台阶。

  事实上,从中冶置业方面来看,资金链大考是一直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冶置业在2007年以“城市运营商”身份进驻南京,曾参与南京河西开发、莲花村保障房等,进入2009年,中冶置业以南京下关滨江区域老城改造项目整体开发合作方身份入场,并先后将滨江1号地块和3号地块收入囊中,地价高达200.34亿元。加上后续入手的2号地,仅付清地价就需耗资256.54亿元。

  “这就是一个‘蛇吞象’的困局,不仅是地价,该项目后续还需不断投入巨资,非中冶置业目前之力能承担,”上述南京当地地产分析人士续称,按照南京市政府的规划,该地块将被打造成为集高档写字楼、住宅等为一体的南京外滩新城。

  记者翻阅公司资料发现,早在2011年年报中,中冶置业母公司中国中冶就曾预测,南京下关滨江项目总投资将超过715.19亿元,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冶置业南京公司在南京市下关滨江项目的总投资为167.46亿元。

  然而,中冶置业对南京滨江地块的巨额投入,在拿地不久后就已捉襟见肘。作为上市公司中国中冶的全资子公司,中冶置业本可期待从母公司获得输血,但是中国中冶的境况也不妙。中国中冶2012年年报显示,企业在去年亏损额达72亿元。其短期借款为425.1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12.4亿元,两者共537.53亿元,但其货币资金仅为342.08亿元,无法覆盖短期资金所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74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