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地方性的“小公司”
收到演讲的邀请时,我常讲的一个话题就是企业的全球化。从来到会场的诸位口中,每次我都会听到诸如:“都怪我们的公司太小了呀”,“因为我们只是个地方性的企业”之类的消极声音。
可是,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一下。迅销公司的前身,是我父亲于1949年在山口县宇部市创建的男士服饰零售店——“小郡商事”。我为了继承家业进入公司的1972年,男装店和卖休闲装的名为VAN的店一年的销售额才勉强能达到1亿日元左右。谈起当时的经营状况,虽说没有出现赤字,但利润实在也是少得可怜。
我们主要经营的男装店,每件服饰的单价都很昂贵,纯利润也很高,可一次却卖不了多少,而且待人接物方面也很重要,资金的周转率非常之低。另一方面,休闲装却不一样,单价虽然低,但资金周转率很高,如果你所卖的商品自身有吸引力的话,就算待人接客方面做得不好销售情况也很不错。那时开始我就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想法,“要是能把休闲服装店开到郊外去说不定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说起来,好像轻轻松松地就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想法,可回头看来,其实这也是当年穷途末路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宇部市位于山口县西部,以前因生产煤炭、水泥、苏打灰等等曾繁荣过一阵子。后来所有的行业都衰退了,城市也仿佛失去了活力一般。更有甚者,随着汽车的普及,我们所在的市中心商店街,逐渐有被郊外的大型商业设施取代的倾向。
“如果继续这样原地不动地经营,只会越卖越少。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状况呢?”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们在1984年,于日本中部的中心城市——广岛市开设了第一家店“Unique Clothing Warehouse”,这家店也成为优衣库的前身。以这家店为起点,我们在下关市开了二号店,然后又陆续在冈山市开了三号店和四号店。在这之后,逐步扩大经营,我们又将店铺开到了爱知县、福冈县、兵库县、佐贺县、熊本县等地,直到1994年我们终于得以进军关东市场。
超越国境的构思:“哪里都是主场”
现今的日本,少子化高龄化不断加速,每年人口都在不断减少。经济方面也十分低迷,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简直就和“男装店小郡商事”所在的宇部市的状况一样。如果不幸被我言中了的话,那么企业就不应再对国家抱有期待,除了冲出日本,寻找并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将别无他法。
我们公司所处的是很久以前就被称为夕阳产业的纺织业,也是零售业。像我们一样在逐渐衰退的业界中谋生的公司,都有可能收获全球化的成功,那么其他的产业和业务类型,就更有希望了!如果企业能够面向亚洲为代表的海外,并将其作为自身奋斗的舞台,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好的成绩。当然,出现“对于不熟悉的海外始终不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可是我们必须丢掉自己这种恐惧心理,才能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在足球等体育运动中存在主客场之分,主队在裁判判罚方面占据着优势,再加上观众的呐喊助威给自己加油鼓劲,自然是如鱼得水。经济方面也是一样,如果能在主场(自己的国家)作战的话,判罚(规章制度)上本国企业就会占有绝对的优势——抱有这种想法的企业应该不在少数吧。
可是,我建议大家最好换一种思维方式。在企业活动的领域中,根本不存在主场这一说法。如果没有主场你就不安的话,我认为不如从改变自己的主观意识开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中国也好,韩国也罢,美国、欧洲都算在内,无论哪里全都是我们的主场。
事实上,很多成功的企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当今世界并不存在国境线,“哪里都是主场”。比如说,芬兰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诺基亚就是一个典型。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中,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约36%。芬兰的人口总数仅为530万,这个数字都不到东京都人口总数的一半。而且,GDP的规模更是小得很,整个芬兰加起来才和北海道差不多。可是就在这样的一个国家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却能够站在世界的最前端,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点原因是肯定的,那就是诺基亚从最开始就一直用全球化的视点在分析着市场。在芬兰,由于人口和经济规模都十分有限,诺基亚在国内再怎么努力,结局也是一目了然。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那就只能走出过国门,面向全球去寻找其他市场。
我想,这些全球化企业的成功事例,对于那些地方性的小企业会更有启发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