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Logo产品销量靠的是新鲜感和明星效应
可以说,奢侈品牌这次的去Logo主要是针对中国市场,缘于路易威登(LV)、古驰(Gucci)等几个中国人认知度比较高的奢侈品牌近一年来在中国市场不太漂亮的销量数字。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显示,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总额为8.3亿美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销售下跌近53%。直至现在,奢侈品牌们仍表示增速不理想。LV时装皮具部门今年第一季度的应收增速为3%,为近三年最低,作为LVMH中盈利能力最强的部门,这样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分析原因,普遍认为是中国反腐的影响,再有就是中国消费者对Logo的审美疲劳。
于是,轰轰烈烈的“去logo”运动便开始了。那些曾经为无数人痴迷的经典Logo,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奢侈品竞相摆脱的“枷锁”。
“我们的Monogram和方格帆布系列今后将不会出现在T台上。”这是网传LV创意总监小马哥的话,虽然品牌方曾否认此话的真实性,但关于奢侈品“Logo”变化的讨论却持续升温。紧接着,博柏利(Burberry)也传出“未来近80%产品上不会有标志性的格纹图案”的风声。而商场里似乎也有了迹象,Gucci早秋手袋系列中竹节包最抢眼。
业内有句玩笑话称“大牌包包90%的价值都在logo上”,如今,没了logo的大牌们,还能卖得更好吗?
爱马仕(Hermes)、芬迪(Fendi)、赛琳(Celine)等大牌早在今年春夏新款中就推出“无logo”系列,一个季度过去,有大牌的销售业绩同比上涨两成,而有的并无起色。
芬迪把logo去掉以后,这一季的销售有明显增长,同比上涨在两成以上。一份最新财报也显示,古驰无Logo皮具销售出现双位数增长,增幅约为6%。尝到销售这点小甜头后,古驰也觉得自己此举相当精明。而借助范冰冰的气势,路易威登的Alma“去Logo”包几乎成了今年最火的包款。不过,赛琳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品牌这一季推了不少粉色系列的秋千包、翻盖包,但目前来看销售并不如笑脸包,市场反馈并不如意。
从目前喜多过忧的销量中,多少会让人迷惑,这是“去Logo”的功劳,冷静下来一想,这个增速真的令人满意吗?这个功效能否持久?
不可否认,“去Logo”带动了一定的销量,这应该归功于时尚各界人士对“去Logo”的炒作,还有范冰冰这个中国时尚教主的明星效应,再有就是消费者对“无Logo”的新鲜感。假以时日,当热度过后,当新鲜感没了,当众多“去Logo”奢侈品上市后,消费者们不难发现,没有了Logo的品牌越来越没有辨识度,越来越来走向大众品牌,缺乏个性,此时,他们会怀念起曾经的“高调的奢华”的好处,再次追寻那些经典的Logo款。
争议“去Logo”不如表扬郭敬明
面对增速放缓,寻求新方法解决无可厚非。品牌停止了冒进的市场策略,选择了低速、稳健和更易控制的扩张模式,这个没有问题,重点是先把市场调查清楚,了解一下中国人对“去Logo”这个问题到底是面子上的假装,还是认知上确实达到了“低调”的高度。
事实上,欧美国家和日本都经历过对“Logo”的审美疲劳,可是过了这么多年,当他们的奢侈品都摆到超市里卖的时候,“Logo”依然存在没有消失。那么,中国这个兴起奢侈品热还不到十年的社会,这个阶段就来得这么快?中国人真的不热爱Logo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