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超市一年毛利不及存款利息 零售业若不变革必死

   2013-08-08 南方都市报3440

  香港首富李嘉诚、其接班人李泽钜,以及“打工皇帝”霍建宁每年至少有三次与传媒的例牌见面,这就是“长和系”每年3月的全年业绩记者会、5月的股东会后记者会,以及8月的中期业绩记者会;但这一沿袭多年的惯例却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前突然中断。其中原因,长和系没有解释,但外界都明白,这与和记黄埔欲出售百佳超市而引发的李嘉诚可能“脱港入欧”传言难脱关系。

  的确,百佳出售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先不提可能接手的华润创业、日资永旺及美国基金K K R等即将掀起的争夺大战,单是李氏家族最终放弃扎根香港数十年、在内地耕耘20多年的百佳品牌,这一举动已足够让零售业震动。

  2004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至今,近10年间,广州超市的七朵金花先后凋落;岛内价、家谊超市陆续灰飞烟灭;深圳超市业大哥万佳百货易主;台湾三剑客中,除大润发独存外,乐购、好又多先手“卖身”。尤其是近年,这股“退出风”越刮越烈,连美国建材大佬家得宝、百思买、万得城以及家乐福、易买得等声名显赫的企业也陆续上榜。那些年,我们逛过的商家,在一家一家地消失。

  前后两轮并购潮比较

  很明显,当年催动中国的零售业跑马圈地的“激情燃烧岁月”正在逐渐远去。5月31日,乐购在上海首次关店;在此之前的4月份,沃尔玛已先后关闭了上海闵行店、无锡红星路店和深圳园岭店。而卜蜂莲花一位高管透露,在刚刚结束的一个内部会议上,集团决策层宣布按计划裁员30%,并关闭8家以上亏损严重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卜蜂东部和北部片区。

  倘若将频频关店视作企业发展“暗淡”的前兆,那么中国零售业近年“沉沦”的速度可能比想象中快。2013年3月11日,曾联手富士康高调进入中国的欧洲消费电子连锁品牌万得城正式关闭中国所有门店,重演了去前全球最大家电零售商百思买兵败中国的惨状。类似的案例还有,美国D IY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宣布关闭在华所有7家门店,美泰集团关闭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全球最大芭比旗舰店。现如今,家乐福、TESCO、百佳等外资大佬又陆续传出“卖身”消息。

  事实上,早在中国零售业开放之初,也曾上演过一轮声势浩大的并购大戏。2002年,曾是深圳本土最大零售超市的万佳百货被华润吞并;之后华润创业又过多次资本运作控股江苏苏果超市;2004年,英国T E SCO也以这种方式拿下台湾乐购,从而打响外资并购中国超市的第一枪。随后,英国两资本收购深圳民润;家乐福接盘刘永好旗下的乐客多;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天津家世界易主美国家得宝等等。

  “前一轮收购,被吞并的对象主要是本土零售企业。”广州楚睿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杰表示,这是因为在中国零售业开放前夕,并购企业希望通过以最短的时效达到快速扩大占领市场的目的。而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大部分处于粗犷式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仍在发展起步,却突然面临外资大举围剿而主动放弃退出市场。

  亏损导致被动出售

  但记者留意到,相对于当初,现如今这一轮出售并购潮更加来势汹汹,而且也多以外资企业为主。对此,零售业资深人士汇智认为,这与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市场所占比重逐步增长有关。

  2005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仅占5%左右,上海约17%。但现在,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主要城市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从2010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在华外资企业一直享有的税收“超国民待遇”宣告结束,外资零售招商的优惠条件不再。在本土企业数量减少,外资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外资企业竞争加剧。

  在此前提下,“以前零售业主要依靠外延式、粗放式的扩张来扩大销售增长,但随着市场的饱和,这种扩张方式的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当的规模扩张不仅会影响利润水平,甚至导致亏损,从而导致最终不得以被收购。”汇智认为,两相比较,与前几年主动撤离不同,此一轮“出售潮”是被动性较强。

  一年毛利不及银行利息

  日前,李嘉诚二儿子“小小超”电盈主席李泽楷在回应和黄出售百佳计划时表示,“属商业考虑。”

  根据和黄年报显示,2012年,其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增长率已经从2010年38%的最高点跌至8%。从贡献率上看,零售业务对和黄收益贡献率从2009年的48%,一直下降至2012年的37%。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百佳超市的毛利也仅有2%-3%。

  “这意味着,李嘉诚将数十亿资产放在银行,一年3%的定期存款利率的利息也比百佳一年创造的毛利高。”一位熟悉百佳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或许是李嘉诚家族最终放弃百佳的根本原因所在。此前,越秀地产将宏城超市转让华润万家,最终收益150万。虽然这是广州本土超市中为数不多最终实现盈利的零售企业,但这一数字与越秀地产的主业———地产业务的盈利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2年中国大型零售企业增速降至10%以下,而2011年的增速是20%,创下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到了今年1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2%。但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商超行业平均租金占总经营成本的比例已高达57%,人力成本也平均上涨15%。

  “零售企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尤其是大卖场、家电连锁企业,亏损加剧,有些净利润率不足2%。”上述人士表示,这导致零售企业背后的投资方投资信心大幅下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4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