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货业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下,“轻服饰,重餐饮+娱乐”已经成为购物中心业态调整的共同趋向。作为“轻服饰,重餐饮+娱乐”的业态调整的先行者,不久前开业的来又来时尚购物广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如此业态调整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思熟虑?业界这一共同趋向是否会造成新一轮的同质化?记者专访了来又来时尚购物广场总经理黄海峰。
市场对花都商圈认识不足
记者:购物中心的招商情况如何?是否遇到业界所言的招商困难的问题?
黄海峰:目前我们来又来的招商已经完成接近95%。从业态来看,餐饮+娱乐的占比去到了45%左右。目前,90%的商户已经开业。
作为花都超大型的一站式购物中心,我们发现,那些已经在花都做开生意的品牌,到这里谈很快就签约,但是未进入市场的外来品牌则会迟疑很久才签约,这是基于对这个商圈的不了解。因此,我们在招商初期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对花都这个商圈认识不足的问题。现在很多商户都感受到,原来花都的消费力如此强劲。以优衣库为例,据透露其首日的营业额远远超过同期在上海开业的一家购物中心的优衣库。
看好体验类业态
记者:如果要您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来又来,您会如何描述,并作何排序?
黄海峰:目前来说,我们购物中心在消费者的消费反应里最先出现的应该是餐饮和娱乐,其次是国际知名的服饰品牌,第三就是儿童体验类的。
记者:为何来又来要做一个“去服饰化”,而增加餐饮、娱乐业态的尝试?这样做是基于哪些考虑?
黄海峰:不单单是我们,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已经明确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其二楼要做一个“去服饰化”的动作。为什么要去服饰化?理由很简单,首先,要减少与万达百货之间业态商的冲突;第二,服饰行业受电商冲击大,业绩不佳,回报率没有达到预期。
业内同行已经意识到,目前社会消费力的需求最明显的还是在体验类、生活类的业态里边,其占比增加会给购物中心带来比较大的益处。
其实,我们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招商的时候,就已经对购物中心的业态比例进行了调整,即把零售的比例降低,把体验类、生活类的比例提升。目前,我们购物中心服饰类业态基本以一、二楼为主,三楼只有少部分服装品牌。其余的面积用来做儿童企业体验,再引进早教机构以及配套餐饮,实现一站式的品牌组合。我们已经在3楼引入了汇星城美式儿童社会主题公园、MEGA FUN儿童乐园等。目前我们的童玩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零售业态加起来的占比约为12%左右。整个餐饮+娱乐的占比去到了45%左右。
增加这类业态的好处在于,相关的体验和消费必须到购物中心现场来完成,其受电商的冲击就会少很多。此外,还会带动购物中心的人气,进而拉动其他消费。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新开的购物中心,能有这样的人流和业绩,跟我们的业态配比调整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