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格力电器董明珠的人才观、权力观、改革观

   2013-08-17 21世纪经济报道9380

  去年5月25日,从业务员做起的董明珠出任格力集团、格力电器董事长。

  这个1954年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成为如今商界赫赫有名的铁娘子。她强势又豪爽不拘束,行事果断,逼迫格力技术员进行突破式创新。

  2012年,格力电器迈过年销售额千亿大关,这是国内首家超过千亿的家电上市公司,也是格力在进入“董明珠时代”的第一份年度成绩单。在2013冷冻年度结束之时,董明珠再次接受本报专访,纵谈了她的人才观、权力观和改革观。

  人才观:诚信、共赢

  《21世纪》:格力一直坚持走“专业化”的自主创新之路,这背后是优秀的人才团队的努力,和促进员工成长的完备机制。你能具体讲述一下格力的“人才观”么?

  董明珠: 金融危机以来大家都在喊,实体经济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原因,外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短期的利益,而格力会总结经验,我们的长期发展在哪里。

  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你的选择,尽管我们是竞争行业,难度很多,遇到了很多我们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坚信用自己的诚信去感动别人,可能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过程要去承受,而不能因为外部的环境影响到我们的战略决策。

  第一,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做出承诺不裁员。不裁员怎么办,这些员工怎么生存下去?内部管理,成本控制,包括技术升级。

  过去技术升级大家认为是改头换面,你是方的我变成长的,你是长的我变成圆的,我跟他们技术人员讲,这叫模仿型或者修改型,没有真正的创意。我们更多强调创新的突破,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渗透到每一个人,不仅是技术人员,是每一个员工。我认为创新不是技术的变化,技术是创新的成果,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的变化。我理解的创新,是我们发动所有的员工,一个普通员工都可以体现出创新能力,而且这种创新力量可以撼动所有的人,创新是一种自我挑战。我们当时在做800多亿的时候,员工已经是超过了9.4万人,去年做到1000亿,才8万人。

  金融危机过去以后,紧接着我们国家面临着经济形势有可能下滑的这样不确定的条件,人人都有一种,好像有一点空气凝固的感觉,更加需要热情,激情和责任。

  很多企业开始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有人做投资,搞金融了,搞投资了,搞房地产,我们依然坚持在技术领域突破走专业化道路。我坚持一个企业要对社会负责任,我们天天搬家,到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如果一个地球都搬完了还有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吗,没有。我说格力电器永远不会离开中国,既然是中国企业,要把国家的发展和自己联系起来,对外的扩张是需要的但不是简单的为应付劳动力成本而转移。

  第二,我们的员工工资不断增加,今年人均工资加600元/月,8万人,一年要加多少钱,数字一加自己一看吓一跳,但是必须加,因为企业在发展,就是为了使员工生活得更好,而不能使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还不是简单的加工资,这样也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的是培养每一个员工,觉得人生价值能够有体现,包括我们帮助很多农村户口员工转成非农户口,以及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格力电器的发展,我认为就是一点,诚信,共赢,这四个字不要忘记,就有办法能够面对现实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线员工一人一居室,我相信日本企业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全世界目前都没有的,我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吃惊,就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觉得是与时俱进,我们现在不是70年,80年的时代,今天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追求的东西已经不同了。

  “90后”的孩子从小是独生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白天上班,晚上回到房间几人在一起,孩子会感觉自己被约束了,没有自我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不能培养出更多的尖端型人才。我们搞一人一居室,通过环境的改善来培养一部分优秀的精英。有的时候我看到日本的企业,看起来很优秀,但是我讲句不客气的话,他们还沉浸在过去的管理模式。我认为好的企业不仅要有诚信和共赢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3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