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构投资者“撑腰”:国美仍难吞苏宁

   2006-08-07 10150

  一机构投资总监上周与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磋商后表示,不会放弃苏宁,未来家电连锁将成三足鼎立之势

  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再度陷入口水战

  财技过人的黄光裕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再度显现。在合并永乐开店规模远远超过苏宁后,上周连续抛出苏宁股价虚高、有意并购苏宁的论调。苏宁股价在上周四大幅下挫5.33%,一日之间市值蒸发8.82亿元。而周五在大市下跌的情况下,苏宁电器再度下跌1.38%,形成六连阴,盘中探底41.95元,收报42.9元,目前苏宁总市值约150亿元,较最高峰时已经跌去40亿元。

  此前一直保持克制的苏宁坐不住了。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上周代表公司公开炮轰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孙为民指责他向世人撒了个弥天大谎。这样做纯粹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孙为民代表公司声明,黄光裕已经对苏宁品牌和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不排除将诉诸法律。

  苏宁上市后伴随着公司快速扩张股价连续走高,短短两年股价最高上涨到上市之时的6倍,曾被喻为中小板第一股,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重仓的对象。然而面临国美的步步紧逼,苏宁的股价节节下挫,苏宁的未来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美是否真的有意吃下苏宁?股权相对分散的苏宁,机构投资者又将站在哪一边?在全流通时代,决定并购走向的,除了当事人双方外,外部股东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记者获悉,一家重仓苏宁的机构的投资总监,在上周同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进行了紧急磋商。

  不会放弃苏宁

  苏宁电器上市以来,就是这家机构的第一重仓股,持有至今获利不菲。对于苏宁股价接连下跌,该机构投资总监表示,除了有大盘整体回调的系统性因素外,还有一些非市场的因素。由于重仓苏宁,该机构管理的财产也受到较大影响,也受到了外界质疑。不过他肯定地表示,这只是阶段性的问题,我们不会放弃苏宁。

  外界认为,新国美的强势,是苏宁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但他认为并购的发生,对苏宁并非坏事。国美整合永乐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对苏宁来说是一个利好。永乐管理本身有问题,才会接受国美的收编,国美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整合;原来一些相邻的门店也会被关闭,从局部上来看,反而让当地的苏宁店减轻了竞争压力。另外,合并可能会涉及裁员的问题,这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他表示,他更担心的不是苏宁的规模,而是伴随规模的扩张,管理能力能否跟上:之前苏宁请了IBM和SAP来做ERP,提高区域配送能力,这点是走在了国美前面。而且跟国美黄光裕个人持股不同的是,苏宁是团队持股,大区的经理都有股份,可以形成合力。

  未来将是三强鼎立

  这位投资总监认为,目前国内家电销售的规模是6000亿元,而苏宁只有250个亿。从美国的情况看,家电连锁企业销售额会占到总销售额的50%,而国内这个比例还很小。目前国内的市场还很大,还远远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他分析,国美并不会真的吃下苏宁。

  从正常的商业逻辑看,当被收购一方股价被低估的时候,才对收购方有利。一方面黄光裕认为苏宁股价偏高,一方面又说要申购,这是不合逻辑的。而且,从证券市场的经验看,如果有人有意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对应的股价应该会上涨,而苏宁的股价却在节节下跌。 
   
  而且对家电供应商来说,并不会因为新国美规模的扩大,而在价格等方面给予黄光裕额外的优惠,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国美一家独大。在未来,更可能形成国美、苏宁和以百思买为代表的海外家电连锁巨头三强鼎立的格局。

  国美的股价被低估了

  苏宁股价下跌还有一个导火索是,黄光裕曾对媒体表示,苏宁的股价虚高。因为从市值的角度来衡量,苏宁的市值曾大大超过国美。从市盈率的指标看,苏宁的市盈率曾高达30倍,而国美电器只有16倍,的确有高估之嫌。

  不过这位投资总监表示,苏宁在内地上市,国美在香港上市,本身就不具有可比性。从估值的角度看,出现这种局面,不是苏宁被高估,而是国美在香港被低估了。

  实际上,香港一些连锁企业市盈率也有20倍以上的水平,国美之所以被低估,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黄光裕之前频频进行资本运作套现获利,令投资者不满;第二,国美是部分上市,上市初净利润率高达5%,上市后净利润率却逐步下降,有转移利润的嫌疑。

  耐人寻味的是,苏宁掌门人张近东最近抛出一个数字:2004年和2005年两年,苏宁合计向国家缴纳所得税2.74亿元。而国美、永乐2004年和2005年合计缴纳的所得税仅2.1亿元。言辞之间,苏宁对国美的反击已经有了硝烟的味道。然而对投资者来说,在口水战中分散精力,对国美和苏宁只能是双输。如何在新的家电连锁格局中,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配套的管理能力才是正途。
  (来源:南方日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01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