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段功能转变 百达翡丽等奢侈大牌撤离上海外滩

   2013-09-16 理财周报8310

  百达翡丽表示销量受影响以及租金成本是撤出原因,“大品牌已不需要借助外滩做推广”

  直至今日,我们看到的绝不同于既定印象中的“外滩”:从外滩3号、6号,到名噪一时的18号,曾几何时奢侈品牌的中国“立名”之地,如今却空空荡荡、气势难寻。

  地段功能转变,奢侈大牌撤离外滩

  “我们的租金不能算贵,南京路、淮海路的租金远远高过外滩。只能说外滩已经不复当年。”云集最多奢侈品牌的外滩18号执行长邓懿德语气中透着排遣不去的无奈,“一些大品牌已经不再需要借助外滩这个平台为它们做推广。”

  时尚产业人士将目光再一次对准外滩,源于今年初曾入驻外滩3号近10年的Giorgio Armani旗舰店撤出外滩的消息。

  Armani撤离外滩并非孤例。就在一街之隔的外滩6号,曾经在此开设旗舰店的Dolce&Gabbana也已于去年停业,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小型奢侈品买手店。

  而在奢侈品聚集地中最富盛名的外滩18号,之前入驻的百达翡丽、宝诗龙等顶级品牌均已撤出,目前只有卡地亚、杰尼亚、高珀富斯等尚在经营。

  “外滩对于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我们中国的第一家店就是落户在这里。因此这次撤离绝对不是心血来潮,主要是这两年外滩作为旅游地标的性质越来越突出,来外滩的大部分人流都不是专程购物而是旅游的。这对于我们的销量有很大影响,再综合考虑到这边的租金成本,我们才做出了这样一个最终的决定。”百达翡丽公关对记者如是说。

  另外乔治阿玛尼品牌公关部的负责人也表示与外滩的缘分已有将近十年,此次离开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品牌形象提升的初衷已经充分实现了。

  本土品牌替补

  损失似乎是双向的,不仅仅品牌而已。

  百达翡丽走了,对外滩18号的形象有害,店铺租金的损失还是其次。经营外滩18号长达十年之久的邓懿德,在谈到品牌撤出18号的时候依然难掩痛心:“我拿什么品牌来填补百达翡丽走掉的空缺?”不过,邓懿德同时说明,百达翡丽的“出走”与其他品牌还是有着显著区别,“他们想要搬到临街的位置,但那里是卡地亚和杰尼亚。”

  然而,邓也承认,尽管外滩租金谈不上异常昂贵,但近年来外滩作为旅游地标的功能日益突出,这大大影响到了沿线品牌的商业销售。

  租金不低、外滩功能转变,再加上众品牌已过打响名号的阶段,众多因素叠加,造就了现在“人去楼空”的景象。

  在欧美大牌“抛弃”18号之时,本土品牌的“忠心”得到凸显,也令外滩18号由从前奢靡其华的形象开始转变得富有浓浓的中国风情。

  凸显中国元素的翠玉品牌朱的宝饰于今年4月份进驻;而三年前入驻的同为本土品牌的昭仪翠屋在大牌撤离后的18号里也分外显眼。

  这是否意味着大牌撤离也许不是18号的“寒冬”而是一个全新的定位拐点呢?这里会是本土奢侈品牌“起飞”的福地吗?

  “起底”外滩

  在很长一段时间,外滩“捧红”了一大批欧美奢侈品牌,而这些大牌又充分参与构建了“外滩形象”。

  9年前,卡地亚为上海特别打造了一场全球瞩目的旗舰店开幕仪式,那个冬夜,其全球总裁伯纳德在绚烂灯光的照耀下难掩对中国市场前景的胜券在握。从外滩18号二次腾飞,卡地亚在这近10年间取得了同行难以企及的辉煌。

  在最辉煌的时候,整个外滩18号的一层和二层共有13家顶级品牌。像乔治阿玛尼、宝诗龙等品牌(宝诗龙在外滩的旗舰店也是中国首家),也都在外滩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到与后者气质的“契合点”,实现在中国的品牌飞跃。

  “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奢侈品牌的当务之急是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认识它们。外滩符合这一条件,万国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与奢侈品牌本身是符合的。并且外滩人流大,这一点是上海另外任何一个景点都无法匹敌的。”邓懿德说道。

  华灯初上的时候,这些鲜丽的名字,又为以万国群楼为“名片”的外滩增添多少华彩?然而,一个新的“外滩印象”却又在若隐若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3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