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央企光环的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洋地产”)曾历经地王压顶、人事动荡、销售遇阻、资金紧张等转型阵痛,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去年曾坦言,远洋最困难时期已过去,但显然,远洋地产最好的年代却没有来临。
远洋地产2013年半年报显示,远洋地产上半年实现协议销售额约178亿元,同比上升29.5%,完成全年目标的51%。毛利为人民币21.87亿,较去年同期增长6%;毛利率为24%,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而净利率只有9.9%。
记者查阅了远洋地产历年年报,发现2010年远洋地产尚在央企集团军的时候,同期(截至2010年6月30日)协议销售额为83亿元人民币,但净利润为11.52亿元,净利率高达24%,但是到了2013年上半年,协议销售额增长至178.13亿元,但是净利润只有14.17亿元,净利润率直接降至9.9%。
对此,远洋地产给记者的回复表示: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建造成本的上升,售价上升缓慢,毛利率下降是一个行业的趋势。远洋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营业额、毛利、交付面积都取得了很好的增长,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资本增加速度远高于利润增长速度,我们预计今年各项指标还会保持稳定的趋势。
净利润率下降至9.9%
一年前,在远洋地产发布2012年中期业绩报告4天后,花旗就发布研究报告称,其净利润率下降至10.6%,为大型内房企中最低。
未曾料想到的是,尽管2012年下半年至今全国楼市涨势不断,房地产公司销售业绩一片飘红,远洋地产的销售额也随之水涨船高,但是净利润却只有9.9%,创下历史新低。
“自从大股东易手之后,远洋地产在财务、销售等方面的开销巨大,尤其是融资成本显著上升,加上此前的几个地王项目积压了大量资金,净利润下滑是意料中的事情。”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远洋地产前身为中远房地产,成立于1993年,初期是由中远集团全资拥有的。2002年,中远集团与中化集团重组中远房地产,双方各持50%股权,远洋地产也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2010年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远洋地产成为其中之一。
2010年12月16日,中远集团下属二级子公司中远香港集团将间接持有的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约8%的股权全部出售,至此,中远集团正式退出远洋地产。但是中远集团整体退出远洋地产业务后,先后有中化集团、中国人寿、南丰控股入主远洋地产,成为其大股东。几家股东对于管理权的争夺,一度让远洋的股权结构难以稳定,进而造成管理的混乱。
记者查阅中报看到,远洋地产的协议销售额,从2010年6月30日到2013年6月30日,4年时间暴涨了95.1亿元,但是净利润却几乎没什么变化,这四年的数字分别为11.52亿元、10.96亿元、12.06亿元和14.17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净利润率的连年下滑,从24%、14%下滑到去年同期的10.6%和今年的9.9%。
而同期,远洋曾经的央企小伙伴华润置地2013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43.84亿港元,净利润率亦有所下降,但是也有27.8%;另一家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上半年获得营业收入为329.2亿港元,净利润达到110.3亿港元,净利润率高达33.5%。
远洋地产9.9%的净利润率也远低于A股和香港上市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15%。
另外,齐鲁证券的分析文章指出,(2013年)利润率进入底部区域,2013年上半年上市房企结算毛利率为36.27%,比去年同期降3个百分点,但是远洋地产的毛利率只有24%,依然低于行业平均12个百分点。
对此,远洋地产对记者表示:开发公司的毛利率普遍下降,这是一个行业的趋势,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为我们今年上半年用于结转的收入都是在2011年、2012年上半年市场最低谷销售低毛利率的项目,主要是结转的原因,所以毛利率比较低,但是,随着市场的回暖,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还是会有所恢复。
花旗此前曾预计,远洋地产在2012-2014财年的净利润率在9.4%、8.3%及8.5%。
或许是此前的地王项目让远洋地产吃了大亏,近一年来远洋地产在土地市场可谓慎之又慎,今年上半年,远洋地产仅以每平方米人民币1700元的购买成本,在天津武清购入一宗土地,去年全年,远洋地产也仅新增三幅土地。
“远洋地产成立20年,管理层在公司平均工作10年,大都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经历过行业的起起落落,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谨慎地坚持投资标准,必须坚持把资源配备给有能力本地化的团队。”当记者问及为何远洋在土地市场如此谨慎时,远洋地产如此表示。
远洋地产还表示,远洋地产本身也在做一些并购和其他的模式,今年,远洋地产的土地储备策略是沿海沿江,将重点考虑在北京、深圳、沈阳、武汉等一线城市和重点的二线城市增加土地储备,而已经进入的三四线城市,公司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来配置土地资源。此外,集团还将逐步增加经营性物业优质土地储备,为中长期业务结构平衡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