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旻:养老地产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中国尚未找到盈利模式

   2013-10-10 时代周报5010

  中国的老龄化浪潮迅猛地袭来,这让国人还没有做好准备。

  截至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93亿,占人口总数的14.3%。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多年来“一胎化”的生育政策,使得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都令世人瞩目。然而,与养老产业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以及思想和理念,养老产业该如何做,仍然在摸索之中。

  可这却不妨碍一系列与“养老”有关的概念受到各个相关行业的追捧。其中,以大规模圈地为核心的“养老地产”更是成为“养老产业”的同义词,定位于高端人群的项目遍地开花。

  中国很多的养老地产,是打着“养老地产”的名义,行圈地之实,是挂羊头卖狗肉之举,最终的销售与普通地产项目别无二样。“养老地产”一词逐渐与“投机”同义。

  那么,美国的养老地产是怎么做的?中国的养老地产需要借鉴与学习什么,养老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哪些支持?在国庆节前夕,应用老年学博士、美国生活品质集团主席,曾任多年美国加州老年日间看护院院长的傅旻,在与记者进行的一次越洋电话采访中,就美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及当下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谈了她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中国企业尚未找到盈利模式

  记者:国家鼓励养老产业的政策很多,一大批企业,包括万科、保利、远洋地产等企业都开始试水养老产业,还有保险公司也开始将养老产业纳入自己的资产配置范畴,一些外资公司也来华探路,可是,中国的养老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问题出现在哪里?

  傅旻:我觉得这是市场的问题,在中国,整个养老产业的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相关的游戏规则也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人口的数量也在全世界居于首位。中国有着庞大的养老产业需求,中国的养老产业形势非常严峻,可问题是,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还没有成熟。

  记者: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在内的中外企业还没有在中国找到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是不是会影响到社会资金参与到养老产业中来?

  傅旻:养老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养老产业不能等同于地产,它是一个老年的服务产业问题,是一个科学的体系。中国还没有完成养老产业的实践过程,养老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记者:在中国做养老住宅项目,会遇到什么困难?

  傅旻:养老产业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也就可以找到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养老产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养老社区里可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的服务当然是盈利性质的。而且在美国,总有地方可以为养老产业埋单,一是政府出钱埋单,二是老人个人掏钱埋单,三是保险公司为养老产业埋单。

  可是,在中国,政府没有准备好养老产业的钱;老年人不敢花钱,一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二是他们习惯给下一代太多的呵护,喜欢被“啃”(老),总是替别人着想,而不愿意为自己着想,舍不得花钱。因而,在这种氛围下,即使老年人的退休金涨了,老年人有钱,养老产业仍然很难发展起来。因而,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改变老年人的思维和花钱的习惯,养老产业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

标签: 傅旻 养老地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0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