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眼里,国美、苏宁、永乐、大中这四家国内家电连锁业大佬水火不相容。事实上,他们的竞争也确实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不仅价格战硝烟弥漫,就连各自相邻的门店员工也能大打出手。
但不为外界所知的是,今年1月,国内家电行业的几大巨头却破天荒地坐到了一起,他们开始频繁的秘密聚会,商讨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从竞争走向竞合。
国内家电流通业的发展从以开设门店为表现形式的规模扩张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家企业占领领先优势的格局。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在国内家电连锁业的排名中,国美以296家门店和超过380亿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一,苏宁以353家门店和350亿元年销售额位列第二。拥有229家门店的永乐和近100家门店的大中分别位居第三、第五位,年销售额分别为200余亿元和110亿元。
而今年5月,世界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百思买并购了国内家电连锁老四五星电器,使得国内家电连锁业的格局正变得越来越微妙。
持续的规模竞争已经不能再带来各家企业的价值提升:数年的竞争下来,各家公司的单店销售额都在下降,利润也明显滑坡。于是,在永乐董事长陈晓的牵头和积极推动下,经过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几次秘密聚会磋商,四家企业的老板形成了明确的共同意见:今年是家电行业的大整合年,行业竞争应从规模竞争转向新发展阶段。要在未来解决四家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惟一的选择是:合则强!而新的发展方向,就是四家公司实现通过区域、资金、股权置换等方式合并合作,重新提高效率。
但是,由于四家公司中,国美、苏宁、永乐都已经上市,而且国美和永乐在香港上市,苏宁在内地上市,如何在内地和香港这两个割裂的资本市场之间实现股权置换?境内外上市公司之间的股价如何评估?大中是非上市公司,在四家公司股权换购过程中,自身价值如何评估?其怎样才能持有境外上市的股份?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跟监管部门协调?
多层关卡使得四合一困难重重。
中永走出蜜月反目成仇
据有关人士透露,正是在陈晓的又一次积极推动下,永乐和大中率先跨出了一步。
3月份起,陈晓屡次到北京找张大中,洽谈两家合并事宜,希望先由四家变三家,之后三家变两家,两家变一家就容易多了。因为在4年前,中永通泰中有过合作,大中和永乐称得上是老交情。双方接触一个多月后,大中同意与永乐签署战略协议,并希望尽快成为中国家电的三足鼎立力量之一。
但半个多月后,永乐就投入了国美的怀抱。大中被涮了一把,还成了永乐在与国美谈判中提高自身价值的筹码。
中永联盟用3个月的时间,走完了从合并到面临分手的全过程。不难看出三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是3、4月份,双方充满信心地洽谈,并签订协议进行初步对接;7月,永乐被国美收购,情况突变;8月,大中永乐都明确了解约态度。
在4月份中永签署协议时,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曾公开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推动大中和永乐这两家优质家电连锁走向合并,当然,在走向合并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像上市公告中提及的那样,合并可能实现也可能因各种原因不能实现。
一语成畿。
而眼下,中永双方为解约细节正争执不下。
未来格局几分天下?
面对目前家电连锁业扑朔迷离的巨大变局,业内人士分析出了10余种行业整合并购路线变化的次序组合:如大中永乐继续合作;国美永乐先并再加大中;国美先并大中再并永乐;大中与苏宁合并;苏宁国美先合再并永乐;国美和大中合,相应的苏宁和永乐合并
这些看似绕口的组合也说明了家电业整合的多种可能性。
走到国永合并这一步,国内家电格局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仍然是四家,但此四家已非彼四家。
第一位是国美永乐联盟。他们占据了广东和上海两个家电连锁业的中心,在整合各自资源的基础上,网络布局合理,市场占有率最高,发展最具潜力。
第二位是苏宁。虽然苏宁全国门店很多,但它缺乏中央城市,哪怕是广东、上海、北京的任何一个。中央城市的效果是降低经营成本,放大销售额,提高利润率,形成利润中心,并在全国形成辐射力。这意味着苏宁的经营成本相较于其他几家而言更高,同时利润被拉低。
第三位是被百思买收购后的五星。
第四位是立足北京的大中。
对于这个格局,业内各家也持不同看法。国永联盟高调宣称无穷大;而苏宁抛出了双寡头论;已经被百思买并购的五星却向媒体声称:国美并掉永乐,家电连锁业形成了新的三足鼎立。
按照业内协同效应分析,下一步如果国永兼并了大中,就占据了相当稳定的家电市场份额,在提高经营质量、更精细管理、降低成本的同时,其发展思路也许能调整,迅速朝国际化发展。这个集团强大了,不排除很快将苏宁整合进入的可能性,这是实现四合一的最迅速的方式。如此以来,百思买和
五星可能很快就要退出中国市场,也有可能这个四合一的大集团同百思买置换股权,四合一集团进入北美市场,百思买借此大举进军中国。
在这一系列的并购组合中,国美最强势,发言权也最多,最希望四家整合。永乐也在积极促成,越快越好!因为国永集团中,陈晓持有的股份很少,发言权相较于黄光裕很不对等,他希望其他几家赶紧进去形成合力。
业内人士提醒,中国家电连锁业如果经历太长时间的激烈竞争,竞争各方将没有更多精力来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从而将延缓各自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的电器产品走向世界的速度都会延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