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一部英雄志。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搭乘着第一波城市化浪潮开始起飞之时,那些勇于开疆辟土、不畏荆棘而眼光独到的拓荒者,曾在“三名”大奖的舞台上占尽风骚。
它曾是一卷封神榜。在对规模和资本的疯狂追求之中,那些塑造出领先的商业模式、实现裂变式扩张的弄潮儿,曾点燃“三名”神坛中备受膜拜的财富神话。
如今,它将是一座点将台。当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危机,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达十余年的黄金时代也终将结束。彼时,唯有能紧扣时势、找准机遇,脱胎换骨式地创新商业模式的地产商和地产企业,才有可能在所谓“下半场”中独立潮头。具备这等雄才韬略、能当此重责大任者,未必是早已封王拜侯的前朝元老,但必定是胸怀天下的将帅之材。
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元年,而13年来始终伴随中国房地产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三名”大奖,也将不再囿于旧时代的标准和成规,为下一轮更艰难的征战和开拓寻找真英雄、为粗放到精益的模式转变树立新标杆,以具有未来性的眼光,标榜能够代表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引领者!
新“三名”
人们曾将“三名”大奖比作中国地产圈的奥斯卡,但奥斯卡单纯的“嘉奖”意义,却远远难以概括中国文化中“名”的复杂性。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士大夫阶层经天纬地的终极理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则显示出霸王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豪情。“沽名钓誉”是名,“欺世盗名”也是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则是一场虚名。
而网络时代,安迪·沃霍尔“每人都能出名15分钟”的箴言更是显得前所未有地正确。那么,今天“三名”所代表的,又究竟是怎样的“名”?
中国住交会自2001年起就首次推出中国房地产地产“三名”(名人·名企·名盘)大奖。这不但是住交会的首次,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首次。
这个首次的内涵是: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个覆盖全国市场版图的评选;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个包含行业人物、企业、产品三个层面的评选;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个组织了相当于国家级大奖的专家评委阵容同时由中立机构操作的评选;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个由能够最大程度代表中国主流房地产区域的几十家重点城市日报地产部联合推荐、联合评奖的评选。
这四个“第一”说明,CIHAF中国住交会“三名”大奖自中国房地行业婴儿时期始,就对初出茅庐的成长性企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呵护,通过奖项的表彰,给尚属青涩的企业以积极的鼓励,向市场和投资者展现行业的魅力。
在这时,“名”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榜样力量。
而后,随着城镇化继续深化,房地产行业也步入全盛。在政府层面,城市运营第一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借助企业的力量共同发展城市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迫切需求。企业层面,销售数字节节攀升、土地储备屡创新高,各家企业都在寻求规模化,并希冀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通过上市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机会,营销方式的创新和融资渠道拓展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
在CIHAF中国住交会的大概念之下,“三名”大奖成为了优秀项目的展示平台、商业理念的讨论平台、盈利模式的比对平台,为资源的有效对接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在这时,“名”是打开企业快速增长阀门的钥匙。
如今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实体经济遭遇重挫的大背景下,纵然还有城镇化推动下的最后一波行情,旧有格局的崩塌已是不可逆转的必然。
面临从政策到市场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谁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引领行业的新趋势,甚至建立新的秩序、标准和游戏规则?谁能用精益化的管理、赚慢钱的耐心和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背负起为行业正名的重任?谁又能以企业家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推动中国商业环境的完善、和政商关系的正常化,甚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
新三名的“名”,正是属于耕耘者,而不是投机者;属于大胆创新者,而不是因循守旧者;属于时代的引领者,而不是迎合者!
新“元年”
中国经济腾飞的历程中,房地产的贡献毋庸置疑。近年来在外部经济环境的几次波动影响下,也都是得益于持续的房地产投资带来的强劲投资乘数,让中国经济免于大幅下滑。
然而,这个行业在人们心目中却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正面形象。除了房价飙升、行业暴利引发的不满和迁怒,住宅短寿、伪豪宅、恶性拆迁、虚假广告泛滥、质量问题频发等等标签也从来未曾远离。房地产行业与地方官员的天然亲近,也时常使得许多企业主动或被动地为腐败埋单,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商业道德因此备受质疑。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往往以规模论高下,以销售论短长,在房价高歌猛进的粉饰下,即便一些庞然大物有着各种不堪回首的原罪和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规范之举,也往往被选择性无视。然而,没有了丰厚的土地红利、政策红利和资本红利,是否“大就不会死”,答案充满了不确定。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中速时代”逐渐成为常态,中国正在有意识地抛弃房地产“拐棍”,即便要经历短暂的阵痛,也要将重心转向更具未来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形态。房地产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这意味着,要找寻新的行业领袖,必须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地产重新审视地产。
在新的元年,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代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在上一轮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主导城市建设下出现的“空城”和“鬼城”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吞不下吐不出的苦果。而新一轮城镇化将重心转向“人的城镇化”,更强调城市的运营和人气的聚集,这也意味着熟知市场规律、掌握第一手市场动向的企业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到新城建设当中。这是对企业综合规划能力的极大挑战,同时也将成为许多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转型的一大契机。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重要载体的房地产如何能够引领产业走向复兴,尤其是引领中国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一些产业园区运营商已经开始亲“产业”、远“地产”,刻意淡化地产商的概念,强调产业链的聚集、整合和孵化者角色。这种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的理念,无疑将有助其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的趋势下,养老与地产的嫁接不仅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附加值和无限延长的盈利机会,更因其巨大的外部性而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良多。谁能抓住养老地产商业模式的核心,与政府和社会实现共赢?
在全世界面临能源危机和严重污染下,由于施工、居住等各个环节带来能耗和污染的房地产如何能够在绿色、低碳、环保的趋势下扛起自己的一面大旗,让中国人走出城市病的困扰,也为这个岌岌可危的星球贡献一己之力?
在文化旅游成为中国全新增长点和产业升级重要方向时,房地产又该如何引领这种积极健康而可持续的开发模式与生活模式更进一步协调发展?
今年将在“三名”点将台上一展雄姿的,必定是在这些代表行业未来、彰显行业价值观的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企业。他们并不一定已经在规模、盈利和声望上傲视群雄,但其对商业理想的坚持、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对企业家精神的坚守,让他们足以扛起引领行业未来的英雄大旗!(齐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