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火急火燎地跑到香港、澳门淘金,刺激了香港珠宝商争夺内地市场的投资热情。
11月5日,香港著名黄金珠宝商六福宣布拟斥资3 .01亿港元收购金至尊的母公司中国金银50%的股份。未来六福将涉及(金至尊)投资及管理,以及透过金至尊现有零售门店扩张其零售网络。”六福在公告中说,未来将携手香港资源共同对中国金银投资1.5亿港元,用于运营资金及业务扩张。
六福集团的店铺已经有1188家,中国大陆独占1022家,但这不够,它还想拥有更多店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金至尊共有零售店铺416家,其中有406家在中国内地。此次入股完成后,六福管理的店铺数将飙至1604间,直逼周大福1906个零售点。
问题是,网购凶猛,店多就一定为王吗?
六福低价抄底金至尊
六福珠宝想给香港资源控股公司口袋里送上3.01亿港元,这笔钱是为了购买后者旗下附属公司中国金银持有的“金至尊”50%的股权,但是,完成收购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中国金银于2013年12月31日的综合资产净值不低于5.69亿港元。
“粗略计算,金至尊一间店铺的收购价为144万港元,而六福现时市值约160 .83亿港元,截至2013年9月30日共有1188间铺,即每间铺的市值为1354万,不算贵。”香港汇业策略师岑智勇给南都记者分析,由于金至尊录得1.16亿港元的净亏损(截至2013年6月底),估计六福要花一段时间经营才能扭转业绩。但是,六福负债率比周大福低,RO E(净资产收益率)却比周大福高,这反映出六福管理质素较佳,有望形成协同效应。
六福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黄伟常也说,六福与金至尊在国内一向是相辅相成,一齐发展互助互利。据了解,六福将就经营金至尊业务向中国金银提供顾问服务,并供应原材料或制成品,并拥有整体管理 权 。同时,六福将透过金至尊现时经营之零售门店扩张其零售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金至尊共有零售店铺416家,其中有406家在中国内地。此次入股完成后,六福管理的店铺数将飙至1604间,直逼周大福1906个零售点。
“购买珠宝是一种视觉消费,店铺越多,店里的珠宝越琳琅满目,顾客受到的刺激越多,珠宝店的业绩也就上去了,跟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谈判筹码也就加大了。因此,周大福、六福等资本实力雄厚的珠宝商都火急火燎地开店。”定制珠宝商BLOVES副总裁陶延成给南都记者分析,黄金珠宝是一种稀缺资源,店铺的库存几乎不存在贬值的风险,从整个珠宝首饰产业链各环节增值情况看,珠宝首饰零售环节增加值所占比重也最大,约占整个产业链的46%。
店多陷阱
“店多为王”的趋势引发了多年来中国珠宝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轮上市热潮。
南都记者从中国珠宝首饰协会获悉,目前,包括通灵珠宝、周大生、恒信玺利、艺华在内的近10家珠宝连锁企业均在积极准备IPO上市事宜,爱迪尔珠宝等已在证监会披露的“落实反馈意见中”———这一IPO冲关规模超过以往数年的总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珠宝行业发展速度决定行业地位,资金量决定发展速度。”岑智勇认为,周六福、六福、谢瑞麟这几家香港珠宝品牌的式样、成色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周大福凭借1906个零售点拿下行业第一的市占率,市值飙到1228亿港元。“也就是说,周大福每个销售点大幅溢价,值6443万港元。”
这是一场生死大战。G M O N D吉盟珠宝常务副总经理宋红认为,随着大鱼吃小鱼式的整合推进,中国内地珠宝行业也会发展成为类似香港珠宝市场的模式———80%的市场掌握在少数几个知名品牌手里,更多的企业分羹残余的20%份额。
渠道割据导致中国珠宝市场支离破碎,实际上,真正颠覆行业格局的是“品牌驱动”。麦肯锡董事托马斯·托赫特曼说,品牌珠宝所占市场份额到2020年可能翻一番。而中国可能成为品牌珠宝的增长点。据此估算,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
延续这个逻辑,“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稀有性和成长速度。”通灵珠宝董事长沈东军告诉南都记者,股东利益主导之下,珠宝企业不得不攻城略地,步入“店多陷阱”:门店越多,珠宝首饰的稀缺性越弱,品牌档次越低,核心消费人群越容易流失。
或许,六福公司很清楚珠宝消费遵循的“二八原则”,即20%的财富人群购买80%的商品。与此同时,品牌也需要通过推出各种入门级产品来覆盖更大范围的消费者。黄伟常对媒体坦言,“收购以后,六福与金至尊二者的款式将各有各发展。六福针对的受众比较高级、收入比较多。而金至尊则走大众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