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混战时代,渠道为王。在疯狂的“双11”网购大潮席卷的前几天,六福珠宝宣布收购金至尊东家股权,一招指向销售渠道的棋局就此布好阵。至此,六福珠宝的内地店铺数量将直逼规模数一的周大福。
渠道战打响 既有格局宣破
六福与香港资源控股上周联合发布谅解备忘录,六福拟以3.01亿港元现金收购香港资源控股旗下中国金银集团50%的已发行股本。而吸引六福集团支付此代价启动收购案的,正是中国金银对“金至尊”品牌在港澳及内地从事珠宝零售及特许经营业务的运营权。
公告显示,此次入股后,六福集团将涉及金至尊的投资及管理,并透过金至尊零售门店扩张其零售网络。早期金至尊曾与周大福、六福、谢瑞麟三个品牌并驾齐驱,成为进入内地的四大港资珠宝品牌。截至2013年6月底,400多家“金至尊”珠宝店年度收入为46.9亿港元,净亏损1.16亿港元。相比之下,六福2013财年的净利润为12.66亿港元。
品牌研究专家李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轮收购意味着行业整合已经开始,“一个行业即将整合的标志性迹象,就是原有的市场格局是否被打破。目前,我国黄金珠宝首饰行业正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交叉整合,从而最终成就整个行业的整合”。随着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整合加速,会有更多巨鳄型和创新型的企业集团形成,如黄金集中配货商、铂金集中配货商和钻饰集中配货商以及一大批地方航母级零售企业的兴起。这些企业的兴起和竞争对手的整合,定将引发新的行业地震,这些行业地震将加速整个珠宝首饰行业的整合。
消费者依赖品牌 商家争相开店
“多半还是看品牌,尤其是大型商场里比较显眼的。”在双安商场周生生专柜一位正选金饰的顾客表示。随机采访的多位顾客也都表示对知名、传统品牌信任度较高,“各种媒体中投放的大量精美广告是判断品牌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除品牌依赖,购买珠宝的消费过程中更重视视觉体验,店铺多而精美,陈列琳琅满目,顾客受到的刺激越多,珠宝店的业绩也就越好”。因此,周大福、六福等资本实力雄厚的珠宝商争相开店。
截至2013年6月,六福集团的内地店铺总数为1022家、香港店铺总数为40家、澳门店铺总数为6家,合计1068家;金至尊的内地店铺总数为406家、香港店铺总数为7家、澳门店铺总数为3家,合计416家。此次收购完成后,六福集团店铺总数达1484家,数量直逼周大福的1929家门店。且金至尊在内地网点规模较大,在甘肃、青海、新疆等六福的空白地带都设有分店。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内地二线城市开设一家90平方米的珠宝首饰店面,从店面筹划至开业的成本需250万元人民币。前瞻产业研究员黄姗认为,这轮收购实际上让六福节约了远远高于收购价的开店成本。相关统计显示,如果六福集团自行开设416家店面,成本将超过8亿港元。与收购价格相比,实际已经节省一大笔开店费。
商场进店难 拓展低端消费
渠道为王的争夺战打响,同一商场内设店位置的不同也有大名堂。华宇购物中心周大福店内一位员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珠宝商进商场的门槛越来越高,其实有不少品牌因为种种原因挤不进商场或拿不到理想的位置。
因此,收购既有的在商场内的店铺,是渠道扩张最省钱省力的选择。
对于黄金珠宝类销售而言,边厅无疑是上上之选。背靠墙不仅可以起高柜还可以布设照出黄金珠宝的最优灯光,进而刺激购买,同时比较封闭的空间,也便于留住顾客。而中岛就是除边厅外,用隔断和背柜隔出来的专柜,没有实墙也不能起高柜,灯光也难以把控。
观察商场不难发现,大多数品牌都会选择边厅。一位百货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流边厅是国际牌,二流边厅是国内大牌。一流中岛是国内次大牌,二流中岛是国内品牌,三流中岛是杂牌和杂类。走访几家商场发现作为行业龙头的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等多在边厅,而金至尊往往处于中岛。
“这和品牌定位有很大关系。”李斌说,金至尊原本定位就比六福、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偏低,从六福珠宝收购金至尊的举动,也可以看出六福有意拓展平民消费市场。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邱梓桑表示,“对消费者而言,传统文化中对黄金的偏爱深厚,而今年较低的金价,吸引了更多人在众多珠宝首饰中选择黄金。对企业而言,今年的黄金市场是一个机遇”。金价走低,黄金饰品成为珠宝消费主流,品牌商开始全力拓展普通消费者及年轻人市场,也成为黄金品牌商开启新一轮布局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