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材对垒青岛 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2003-06-05 3470
自去年的东方家园、今年的百安居和欧倍德相继亮相以来,青岛的建筑装饰材料卖场正如这五六月份的天气,一日热似一日,不久,位于南京路口的家世界也将开门纳客。青岛正在成为建材大鳄们短兵相接的激战之地。

  建材大鳄抢滩青岛


  5月1日,国际巨头欧倍德(OBI)的中国第五家店在青岛开业。这家拥有1.5万平方米的超大购物中心,经销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五金、园艺产品达5万余种。最与众不同的是,它“可为家庭装饰装修工程项目及集团消费的客户提供一站到位家装服务”。这一天,岛城的大街小巷飘扬着欧倍德的开业广告。而此前数日,相同业态的建材超市英国百安居、东方家园已相继开业。

  2002年11月东方家园的登陆,在青岛引发了当地建材市场的大地震。东方家园不仅让青岛的市民感受到一种新的经营业态,还让青岛建材市场遭受了重新洗牌的阵痛。东方家园的余震还未消失,全球第三的建材连锁超市百安居又迈进了岛城,这次的冲击似乎显得更大。前来青岛参加新店开业仪式的“百安居”国际总裁纪司福表示,“百安居”今年将重点开发华北市场,青岛是“百安居”在华北的第一站,希望能得到青岛人的认可,并取得成功。一旦青岛“百安居”站稳脚跟后,将再建一处新店,预计一年之后,2号店便会面世。

  就在人们还未习惯了大街小巷“来自英国的百安居”的广告,全球第四的建材大鳄欧倍德的广告又飘进了青岛市民的视线。而与此同时,4月底,又一建材大鳄科勒向中国市场推出的新品牌———卡丽悄然入鲁,与济南、青岛的销售商密谋称霸山东市场。另有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的好美家和天津的家世界两家重量级的建材超市已经在青岛跑马圈地,年内也要开业。好美家与家世界的“加盟”将改变青岛建材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竞争格局也必将重新构建,五虎相争将会更加剧烈。

  “强龙”VS“地头蛇”

  国内外建材超市的纷至沓来,当然不是在进行一种自我表演,他们看中的是青岛诱惑力十足的市场空间。外资“大鳄”的介入,在给内资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百安居”,这家来自英国的跨国企业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仓储式连锁建材超市,在14个国家设有600家连锁超市,销售额在同类行业名列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目前已在国内的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建立8家连锁店,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凭着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销经验,早在开业之前,“百安居”就在青岛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宣传促销战,在各个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打出各种广告,此外还有各种宣传画册、路面广告等无不让人感受到“百安居”的冲击力。

  2002年12月20日,欧倍德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和青岛海尔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建了“中国欧海家居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8万欧元,注册资本金6000万欧元。据悉,“欧倍德青岛店”今年预计营业额将达2亿,继青岛店的开张,欧倍德将会加快在中国的拓展速度,预计到2006年,双方将在中国陆续开张50家连锁店,欧倍德与海尔的共同目标是成为中国最时尚的居家装饰零售品牌。

  如果说英国的“百安居”凭借自己强大的宣传促销攻势来赢得头彩,那么第一家进入青岛的建材超市———北京“东方家园”也同样不甘示弱,迅速做出反应。他们首先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接着投入一定资金,开展了多方面的让利活动,如买1000送100,几百款商品低至5折、免费送货、免费上楼、大抽奖等。这些促销活动除了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如家电大战般的紧张气氛,也为“东方家园”超市创造了巨大的赢利空间。据说,目前其平均每天的销售额都达到50多万元。

  在大型建材超市的冲击下,青岛市一些摊位制建材商也不得不寻找“自救”方法,采取各种便民措施讨好消费者,抵御这种大型建材超市的进攻。笔者了解到,从5月1日起,青岛市市北区的青岛装饰城、海城、海耀等三大地摊式建材市场开始实行合同式销售,以保证市民买到放心建材。与此同时,该市场还在现场成立了投诉站,现场处理顾客投诉,并拿出200万元作为信用担保,率先实行先行赔偿制。青岛高科技园装饰城则邀请市质监部门成立验货中心,并推出品牌专家服务,由专家为市民买家装时提供指导。

  业内人士认为,大型建材超市的到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建材行业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品牌、质量、服务意识,共同创造一个优质、放心的建材家装消费环境。但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建材超市的出现将加速淘汰一些摊位制建材市场。

  建材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建材市场的经营现状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个体摊位及厂家直接在商场设摊;二是摊位式市场;三是仓储式超市;四是时尚家居超市,这同时也是伴随人们消费不断升级而出现的。

  很多青岛人还记得,也是在十年前的这个春天,岛城的首家装饰材料市场———延安三路装饰材料市场开张纳客了,从而也预示着装饰材料消费需求的大规模萌动。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延安三路便成了许多人购买装饰材料的首选之地。当时的大部分商家经营品种比较单一,很多货源也是来自于广州。但这种仅仅为工程配套拾遗补缺式的供给,已经让早期的经营者赚得钵满盆满。据说当时有的板材批发商一次能够销售近千张九厘夹板,而当时每张九厘夹板的价格是在百元以上,十几万元的货值带来的利润可想而知。随后出现的金凤凰、海城、大成、木星、装饰城等装饰材料市场,在当时真可谓“开一家火一家”,与此同时,消费者购买装饰材料也变得越来越方便了。

  可是,随着同质化市场数量的增加,经营者的利润也被迅速摊薄,价格战让相关各方变得不再有赢家;更重要的是,摊位制市场的经营业态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与单一性,令岛城的装饰材料卖场越发显得脆弱。因此,建材超市集体亮相于岛城消费者面前,应该说是岛城装饰材料市场在经过近十年发展之后,做出的必然选择。因为无论从市场的发展要求、购买者的成份转变,还是经营者的资本实力,均为这种经营业态“预留”了空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4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