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金地集团从一家地方企业发展成中国领先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他因发展理念问题毅然离开摸爬滚打17年的战场,他成立自己的团队把金融与房地产相结合,开始进军养老地产,地产老将张华纲开始了他的创业新征程。
2010年7月,张华纲离开金地,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国天地控股有限公司。在房地产行业战略转型迫在眉梢的背景下,张华纲敏锐地观察到房地产与金融的高关联度,他计划以养老地产为依托,将金融与房地产结合起来。“既然在金地实现不了,我就自己成立团队实现,”他说,“人总归是要有梦想的”。
天地控股正是他未来铸就梦想的平台,“天地”二字中的“地”正是取自“金地”,对张华纲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延续。尽管他也笑称,“‘天地’这个名字可能有点大了”,但其心中的商业梦想和指点江山的气度,却也能当此二字。正如他的微信签名:“胸怀决定天下”。
在地产行业沉淀20年,张华纲却很少在公众场合出现。他奉行的理念是:“干活远比说话重要。”然而,他也从不排斥外来的意见,其办公室永远为所有员工敞开。开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准确的定位,如今的张华纲依然是坚守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的行业先锋。
十七年金地路
1989年,作为第一批美国归来的MBA,张华纲与很多人一样来到了深圳,从一名电子产品销售员做起。直到1993年,他加入到大学同学凌克正在筹建的团队,成为较早向地产领域发展的创业者。
当时,金地自有资金并不充裕,通过银行贷款也不容易,不得不用创新的方法赢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张华纲还甚至曾为邀请设计团队而三顾茅庐。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金地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金地金海湾花园的成功当时在行业里非常轰动,900套房子一年就卖出去了,现在来看这个项目还是有很多创新的地方,外观也非常漂亮。”张华纲至今仍对当初的辉煌成绩记忆犹新。从1997年开始设计方案,到2000年金海湾花园正式推向市场,骄人的销售成绩将金地品牌一炮打响。至2001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之后,金地开始走出深圳,布局全国。
擅长管理的张华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台,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经张华纲之手的项目近百个,其与凌克的搭档成就了“理科金地”,张华纲也被称为“不冒险的总裁”。在与张华纲的交谈过程中,每提到金地产品定位的精准,他仍引以为豪,“北京的金地格林小镇在现在看也很经典,当时面向白领阶层的较窄市场定位保证了业主的品质,这个项目的业主至今仍高度自治。”
2009年,张华纲开始意识到金地过于稳健的问题,着手调整拿地策略,在争取上海格林世界时,尽管“填价填得手发抖”,但依然出了高价将其拿下。随着传统开发模式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张华纲提出的转型建议虽与凌克的意见相似,但在执行方面却产生了冲突。2010年7月,金地“三驾马车”中的赵汉忠、张华纲相继离开,核心团队决裂。
尽管如此,张华纲仍然直言不讳地对本报记者表示:“金地的17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开心,个人的回报和成就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不过2010年离开金地有点晚了,如果能早点离开,也许会少浪费一些时间。”
从当时下海进入房地产领域到后来寻求转型,张华纲一直是从大的政经周期背景下做战略谋划。在离开金地之前,未来应该怎么走,张华纲已经想得很清楚。“前十年是地产开发的黄金阶段,也是住宅的黄金阶段。但现在,战略转型和优化已经迫在眉睫。房地产跟金融的关联度很高,把二者结合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张华纲说。
新时代养老谋
国内养老产业未来的高成长性和尚未形成的市场竞争让张华纲选择了将养老产业作为地产与金融结合的平台。“这很专业,所以一开始必须先做研究,保证长期稳定的收益。这就要求需要把商业模式研究透,这样才能吸引投资人参与,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很有前瞻性的事情。”张华纲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于是,从2010年7月开始,张华纲与从金地出来的二十多人的团队一起做市场调查,研究模型。最终,曾经收购了澳大利亚品牌地产投资集团FKP的一家香港投资机构成为天地控股的最大投资人,其旗下的服务性品牌AVEO也成为占天地控股51%股权的运营方。目前,上海天地健康城项目控股的注册资金已达到3.8亿元,自有资金池将近4亿元。未来还有更多的内地资金打算进入。
张华纲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一期15万平方米的天地健康城很快将推向市场,其中70%是拥有独立产权且可供出售的多高层产品,主要面向社会上“渴望更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且充满活力”的老年群体,另外30%的公寓产品专门为需要护理的老年群体建造,项目的宜老化配套设施份额达到20%。
“就像1998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里程碑一样,2013年应该是养老产业的元年。”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逐步支持更加坚定了张华纲扎根养老产业的决心,“我的定力是极好的,看准的事情不会随便改变,现在仅养老产业这一个事情全身心投入都不一定能够,不会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按照张华纲的计划,北京、成都、大连等辐射能力比较强的城市都将成为他下一步进军的目标。他打算用3年的时间形成成熟、可复制的养老产业商业模式。
“我是一个很两面的人,在做决定之前是很理性的,做了决定就很感性,非常坚决。”张华纲说,“离开金地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很难做决定,犹豫了一年多。但现在的事情即使做不成功,我也不会后悔。当然,我也坚信,坚持去做,没有做不成的。”(李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