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百货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006-09-08 4940

  2004~2005年间,中国零售行业的竞争环境依然严峻。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带动下,零售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保持了12.9%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业态的发展、外资集团的进入和新营销模式的兴起,使百货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百货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
  市场份额基本稳定

  从整体情况看,2004年国内百货零售业的市场份额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据统计,2004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中,百货企业实现销售额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47.4%,与2003年基本持平。在2005年全国商业连锁企业30强中,百货企业数量占36.7%,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为39.3%。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2004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中,百货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3.3%,与2003年相比略有增长。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国224家大中型百货企业的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这一数字比2003年提升了约1个百分点。

  不同渠道的统计结果均表明,在2004年~2005年间,虽然国内百货业的市场份额没有大的波动,但以专业店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快速成长,对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一定威胁,需要百货企业给与足够的关注。

  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

  市场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CR)体现了一个行业的发展程度。根据有关机构进行的研究显示,近年来,虽然中国零售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年上升,2004年CR8(即行业内排名前8位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达到3.68%,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整体上仍然处在偏低的水平,中国零售企业的市场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

  根据中国百货零售企业销售百强排名的相关数据,我们计算出2000年2004年中国百货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结果显示,中国百货零售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略低于国内零售行业的总体水平。

  相比之下,中国百货零售企业百强的市场集中度大大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已经达到寡头垄断状态。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

  业态差异化程度增强

  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也使消费需求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企业采取了多业态发展策略,零售市场从过去的百货商店、副食店一统天下的局面迅速发展成为多业态并存的市场格局。据统计,1999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前50位中,单一业态发展的占82%,多业态发展的占18%;到2004年,单一业态发展的比例下降至61%,多业态发展的比例上升至39%。根据对2004年中国百货企业100强的统计,进行多业态发展的比例约为30%,与中国零售行业的整体水平非常接近。

  多业态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零售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因而提高了零售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外资零售业进入提速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外资大大加快了进入中国零售业的步伐。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达1027家,这个数字是前12年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总数的3倍,其中外资独资商业企业共625家,占新批企业数量的61%。从业态结构上看,专业店的比重明显增加,占57%,大型超市占25%,百货商店占14%,便利店占4%。

  除了直接投资建店外,部分外资还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大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占有率,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了24起外资在零售领域的收购案。此外,英国TESCO以通过境外收购乐购25家大型超市50%股权的方式进入中国;英国百安居境外收购了德国欧倍德在中国的25家建材专业店,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扩张版图。

  截至2005年底,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的80%已经进入中国。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入,虽然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方法,但也加剧了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可以预见,百货零售业未来的经营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会更加激烈。

  新型业态带来冲击

  (1)购物中心、专业店发展迅速

  2004年~2005年间,购物中心、专业(卖)店等新型业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专业店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百货商店。据统计,2004年限额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中,专业店的销售规模、零售规模、利润等三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分别比百货商店高14.7%、11.1%和5.7%,发展非常迅速,最为典型的例子是LVMH集团所属的丝芙兰(Sephora)化妆品专业店。2005年4月,Sephora在上海淮海路开设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店铺,迪奥、娇兰、兰蔻、雅诗兰黛、倩碧等众多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悉数亮相。时隔仅4个月,Sephora在中国的第二家店在上海古北家乐福店中开业,该店营业面积约260平方米,装修精致,首开了高档化妆品专卖店在大卖场中营业的先河。特别是Sephora进入中国后,正在努力实现其在欧洲市场的一贯策略不断争取一线品牌的独家先售权,即争取一线品牌的最新产品首先投放到Sephora,而不是百货商店,这种策略极大地挑战了百货商店原有的渠道优势。

  由于专业店的扩张速度、产品线深度和自有品牌开发能力,以及服务的专业化都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店所经营的商品品类和品牌与百货商店有极大的重合性,造成了专业店与百货商店在顾客资源上的直接竞争。因此,尽管目前Sephora等专业店在国内零售市场份额还微不足道,其经营模式和盈利前景还不够明朗,但百货商店的经营者仍应对专业商店的发展动向给予足够关注。

  此外,2004年~2005年间大型购物中心在北京、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其他省会级城市大量涌现,甚至在局部地区的三级城市中也出现了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大量开发与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百货商店的客流,特别是定位在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高档购物中心,在硬件设施、品牌组合、服务功能上具有更优越的先天条件,因而更容易吸引著名品牌的目光,与高档百货商店、精品百货商店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四季购物中心、东长安街的华贸购物中心等都将招商重点定位在国际一线品牌。面对有限的优质品牌资源,购物中心与购物中心之间、购物中心与中高端百货商店之间在品牌商和顾客方面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2)网上购物发展迅速

  伴随电子商务的重新崛起,网上购物也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交易人数、交易量增长速度惊人。据统计,2004年中国网上购物用户数达到563万人,与2003年相比增长率为96.9%,预计到2007年,网上购物的用户人数将达到1621万人。2004年,中国网上购物的市场规模实现了165%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零售业态的增长幅度,全年成交金额从2003年的17亿人民币激增至45亿。初步预期,国内网上购物今后三年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7.5%,2007年总市场规模约为296亿人民币。这是任何一种传统贸易形式都无法企及的增长速度。

  网上购物的兴起和迅速普及,对百货商店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一方面,由于网上购物具有便利、实惠、信息量大等特点,对消费者,特别是35岁以下的年轻顾客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促使他们放弃或者减少光顾百货商店的频率,从而导致传统店铺客流、交易量产生下滑。但另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无论BtoC或CtoC模式,在品牌信誉、支付手段等方面还不规范、不完善,传统百货商店恰好可以发挥品牌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销售模式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

(来源:北京锐迪流通经济研究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49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