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高增速带动院线建设 地产大鳄纷纷涉足文化产业

   2013-12-18 新京报7370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有望突破220亿元;商业地产快速增长带动影院数量高增,地产大鳄纷纷涉足文化产业

  2013年是中国电影票房“奇迹”涌现的一年,从《中国合伙人》5.38亿票房,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17亿票房,再到《西游·降魔篇》12.4亿票房……还未到年终节点,票房就已经轻松迈入200亿大关。中国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爆发式增长的银幕数量,支撑了票房数据的历次刷新,而在这背后,中国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的规模扩张成为电影市场增长的直接推动力。

  银幕数“大爆炸”

  2003年,全国主流院线仅有银幕1923块。截至今年12月初,全国已拥有近1.8万块银幕。

  根据民间票房统计机构“电影票房贴吧”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内地2013年度票房正式突破200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一些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全年票房或将超过220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为166亿元。

  相比“突破100亿票房”用时16年,中国电影票房从100亿翻番到200亿,仅用了3年时间。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3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年票房规模一直在10亿元左右徘徊,最低谷的1999年,总票房仅8.1亿元。

  为何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近三年会高增?数据显示,高增的原因并不是上座率的提升。据媒体报道,12月初举行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透露出的信息显示,2013年全国电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5%。

  实际上,票房规模加速增长的最大因素是银幕数的“大爆炸”。12月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在上述会议上表示,截至11月25日,今年全国城市影院新增银幕4500多块,银幕总数已达1.76万块。

  目前旗下拥有1763块银幕的大地院线总经理方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2003年,全国主流院线仅有影院1140家,银幕1923块;但截至今年12月初,全国影院已经超过3000家,拥有近1.8万块银幕。”

  方斌认为,从传统的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大大降低了影院设立的门槛。这也加速了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的扩张,从而直接推动了电影票房的增长。

  在方斌看来,2010年是电影院和银幕数开始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当年1月4日在中国上映的一部迄今仍雄踞国内影片票房榜首的《阿凡达》所引起的观影热潮和一票难求让行业大佬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机会,加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流动性资本急于寻求具有成长机会的行业落脚,最终促成了后来雨后春笋般的影院建设潮。

  商业地产高增带动院线建设

  近年来商业地产的大力突破是院线票房连年增长的直接推动力。

  如果将过去十年电影票房增长曲线与同期中国商业地产销售数据增长曲线作一对比,其走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吻合性。

  新京报记者梳理统计局近10年来公布的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数据发现,2003年全年,我国商业地产销售额仅为1007.76亿元;到2005年,商业地产销售突破2000亿元,达到2085亿元。从2008年开始,商业地产连续三年“大跃进”,截至2012年底,商业地产销售额达到6999.57亿元,为2008年的三倍。

  从今年初到10月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已经达到5822.56亿元。全年有望突破7000亿大关。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从电影与商业地产两个行业的需求和阶段性特征来看,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契合性。

  “首先,电影票房的增长实际上反映的是文化消费的增长。而商业地产作为吃喝玩乐等消费的载体,也体现的是改善性和幸福性消费。”魏鹏举表示,从产业发展的特征来看,过去十年是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而与此同时也是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咨询总监毛修炳也认为,近年来商业地产的大力突破是院线票房连年增长的直接推动力。“商业地产包含了零售、餐饮、娱乐等商业业态,而电影消费本身又非常符合这种消费特征,与此同时,电影院能给商业地产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这也是一些商业地产选择跟院线合作甚至参与院线建设的重要原因。”

  近十年商业地产施工面积的变化情况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底,商业地产施工面积为14564.33万平方米;而截至今年10月份,商业地产施工面积为73902.97万平方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3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