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建成或签约在建的大小奥特莱斯项目近20个”。18日有媒体报道:目前奥特莱斯有“野蛮生长”之势,相关政府部门有人士则建议对其“设门槛”、“立标准”。
奥特莱斯项目市场前景如何,固然值得关注。但面对像奥特莱斯项目这样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该如何定位,是否需要“暗中出手”,则更值得关注。
奥特莱斯说白了就是一大卖场,即知名品牌工厂将过季商品或“尾单”进行打折销售的固定门店。其风靡欧美还是流行国内,都缘于名牌吸引和折扣优惠这两大关键因素。在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后,国人对名牌甚至奢侈品的追求,也从萌芽到壮大。在出国扫货、海外代购等盛行的现实背景下,国内的奥特莱斯究竟多少算多,还真不好简单用数字来衡量。有人担忧,目前全国上规模的奥特莱斯已超过400家,甚至超过了美国。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美国只有3亿多人口,我国已超过13亿;相比之下,美国人购买打折名牌的选择也比国人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市场资源会自我优化配置,“看不见的手”会调节各种商业行为。因此,政府部门过多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不仅欲速不达,还往往会适得其反。像奥特莱斯,大量涌现或布局蔓延,都不能用计划经济年代的老眼光去看待,应尊重市场选择。
据报道,奥特莱斯“疯长”的背后,隐藏着政府的“暗中之手”。从“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招引奥特莱斯落户,甚至不惜给出丰厚的地价优惠政策”到“当地政府甚至给店员开工资来维持运营”,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不该伸的手”确实在伸。在此情况下,如按政府部门有关人士呼吁那样,对其“设置门槛”、“订立标准”、“从源头上规范发展布局”,有助于“疯长”问题的解决吗?
“越位”的手别伸,“缺位”的地方需及时补。补什么?监管和服务。监督企业不卖假货、不偷漏税、不侵犯员工利益等等,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员;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
从一些政府部门对待奥特莱斯的态度,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强调,政府要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