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华谊的年关都过得很不太平。
12月19日,由冯小刚执导的贺岁大片《私人订制》在全国公映,但是,这部被各方认为卖相为“十亿级”的大片非但没有拉动华谊兄弟的股价,反倒是给华谊砸了场子。上映前一天,华谊股价开盘4分钟便迅速跌停,两天之内,华谊市值蒸发63亿!
从去年的《一九四二》,到今年的《私人订制》,贺岁档似乎成了华谊的“贺岁劫”,两度遭遇大片驾到,股价跳水的窘境,这背后究竟只是简单的票房效应,抑或是有着更为错综复杂的资本迷局?
蹊跷的贺岁劫
“开盘4分钟就跌停,这只能说市场有些不理智。”对于华谊的股价表现,民生证券分析师郑平直言,确实有些意外。
市场传言,12月17日,华谊兄弟邀请部分机构投资者提前看片,结果不少人看后认为影片质量低于预期,于是纷纷抛盘出逃。
从18日当天的交易龙虎榜上看,机构出逃的迹象也的确存在。在卖出榜前五位,前三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卖出金额分别高达2.14亿元、1.72亿元、1.05亿元,紧随其后的两家游资也分别净卖出8408万元和6167万元。5家席位合计卖出金额为6.37亿元,看上去,华谊是遭遇了一场机构和游资的联手做空。
在18日跌停后,华谊兄弟于盘后紧急召开了媒体电话会议,董秘胡明表示,股价跌停并不代表《私人订制》的票房会低于预期,“以第一天的数据看,排片已经超过了50%,这其实是史无前例的,此前的《西游·降魔篇》等影片一般只能占到三分之一的场次。”
这已经不是华谊兄弟的第一次“贺岁劫”。事实上,和去年《一九四二》强敌如林,遭遇票房滑铁卢不同,有多方保驾的《私人订制》票房惨败的可能性很低。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私人订制》零点首映场的全国排映超过了4万场,最终拿下1100万票房,超过此前《小时代》740万的首映票房纪录,成为华语片的首映票房冠军。
宏源证券就预测,该片票房会在8.17亿-10.51亿之间。而且由于这是一部都市题材电影,凭借植入广告就可以收回大半成本,因此华谊在这一项目上获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既然如此,市场为何还会出现恐慌性抛盘呢?
暗藏资本迷局
“这中间主要还是资本操作手法,”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判断说,“在《私人订制》上映前一个月,华谊的股价就不断被拉升,获利方需要收割账面收益,落袋为安。如果说片子后期的票房向好,那完全可以再进行第二轮的炒作。”
上海一位基金业的买方分析师告诉记者,“《私人订制》这个项目嚷嚷一年了,各方期待很高,所以也早就被资本盯上了。”据她透露,在这一轮炒作中,游资是主要的获利方,“他们的仓位很高,进出频繁。”
记者翻查华谊的龙虎榜也发现,游资对于华谊一直相当青睐,在前五大买方和卖方中经常是要各占四个席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6日至17日,虽然华谊股价累计上涨了30.19%,但其间资金净流出却达到4.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