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预算超40亿人民币的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作品出炉———官方一下抛出16个方案向市民征询意见,“三馆一场”和“一馆一园”各8个。记者获悉,位于“三馆一场”规划范围内的TIT创意产业园在大部分方案中都予以部分保留。广州市规划局方面称,争取月底出优胜方案,三月底出深化方案。
再砸40亿 未来众星捧月
官方称,按照功能布局规划对都会区的定位,为实现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征求意见,决定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建设文化设施“四大馆”,打造以广州塔为中心,北有花城广场,南有岭南广场,十大精品文化设施荟萃的世界级的文化高地。
根据官方的解读,未来,珠江南北以广州塔为统领,花城广场有广州大剧院、省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第二少年宫;岭南广场有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加上广州塔西侧的广州国际媒体港,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文化设施“四大馆”分为“三馆一场”和“一馆一园”两片。“三馆一场”位于广州塔南侧,北至珠江,南至新港中路,西联赤岗领事馆区,东至赤岗北路,总用地面积55.5公顷,包括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和岭南广场四个项目。这次“三馆一场”竞赛内容包括整体城市设计、整体综合交通规划、岭南广场地下空间规划以及“三馆”的建筑设计。根据此前报道,“三馆”将分别投入12亿(即总共36亿元)进行建设。
“一馆一园”亦即广州文化馆项目,位于海珠湖公园北侧,东起新光快速,西至杨湾涌,南抵海珠湖,北至新滘南路,总用地面积34 .5公顷,包括广州文化馆和岭南大观园。“一馆一园”这次的竞赛内容包括整体环境景观设计和具体的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公共文化中心(广州文化馆主体楼)、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广州之路图片展览馆、广州文艺中心和岭南大观园八大园。根据此前报道,广州文化馆计划投资4 .5亿元人民币。
无论怎么变“岭南”元素浓
据悉,广州市规划局于2013年5月开始组织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9月发布竞赛公告,共114家设计团队积极报名参与。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从中评出16家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荷兰、瑞士、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及内地的参赛单位,按每个项目8家的设定分别开展两个项目的设计竞赛,经过80天的设计,16家设计团队在上月底全部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无论方案如何千变万化,16个方案中大部分都表现出“岭南”的特点。
其中,“三馆一场”设计的四个特点是“交流平台、文化融合、立体交通、岭南特色”。比如,各方案以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原则,七个方案都采用了双塔路下沉地面的方式,而方案一利用现状高差把广场整体抬高6米,保持地面交通畅通。此外,各方案多致力妥善处理与赤岗塔的空间、景观关系,如方案四和方案八,博物馆采用了退台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
“一馆一园”的四个特点是“景观文脉、园中有园、滨水空间、地域特色”。以地域特色为例,方案四显示,从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传统建筑的骑楼、庭院、厅堂、敞廊、门楼等元素进行片段的抽取,然后根据不同的体量重新组合。榕树装置灵感来源于岭南的大榕树,是整个园区绿色生态节能系统的核心载体。方案五的建筑设计充分尊重岭南文化特质,配合规划的山水布局,地块东区由“水街”和“迴廊”作为主线串起各院落,维持了聚落之间的整体性。
无论是“围龙屋”还是“墨砚造型”,“三馆一场”展示区的大模型全部只有美术馆的具体造型,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局相关人士处获悉,广州博物馆和广州科学馆目前仍然处于概念设计阶段,而广州美术馆已经做了建筑方案,据悉,根据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的不同进度,广州美术馆和广州文化馆会首先启动建设工作。
三馆一场
1、美术馆取义画卷
新的建筑被嵌入景观,仿佛“盘中珍宝”。
其中,美术馆取义于画卷,其造型结合三个不同大小的体块,如同建筑的三个“花瓣”一般,通过一个循环坡道系统的公共路径相互连接建筑各个部分,观众沿路参观,仿佛进入延绵不绝的画卷。
2、三朵金花绽放
“三馆”都呈花朵造型,喻义为河畔多彩的城市之花。
其中,美术馆围绕一个中央花园大堂所设计,展厅围绕大堂分布,大堂屋顶对阳光直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透明度很好,大堂是整座建筑的中心,大堂是一个人流环绕的开敞空间。
3、借鉴岭南水墨画意境
方案三取名新江南洲,其总体空间形态以珠江的水网脉络为基底,冲刷形成沙洲与绿岛,立体起伏的大地景观托起三大文化场馆。
其中,美术馆的设计借鉴岭南水墨画的艺术意境,让白云山层峦叠嶂的奇景展现在如同宣纸一般卷曲柔化的立面之上,建筑犹如浮现于天地之间。
4、“墨砚银贝·赤塔黄龙”
方案四的主打词是“墨砚银贝·赤塔黄龙”,美术馆造型创意取意于端砚,以形传神,彰显其文化内涵。
此外,广州博物馆造型设计“盘龙”为设计灵感,充分适应不规则用地形状以及文物保护18米限高,通过舒展、简洁的建筑形体及通高的中庭与赤岗塔一共形成一幅“赤塔黄龙”的城市画卷。还采用黄褐色层叠饰面外观,抽象表达北京路千年古道层叠堆积的历史,以展现广州丰厚的历史底蕴和表现博物馆建筑的主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