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说起西街,泉州人能够想起的关键词大概是开元寺、东西塔、老字号。如今说起西街,不少人还会提到青年旅馆、酒馆、图书馆、旅游文创商品,甚至更多。几年的时光流转,一些新业态悄然进入西街古厝,带动一群泉州年轻人对西街生出无比的狂热和依恋,也让更多人看到西街再一次新生的苗头。
然而,开设在古厝中的新业态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无证营业的尴尬。如今,它们正期待着一个“名分”,期待着能够聚集更多的人气,成为泉州的旅游名片。
古厝“文艺范” 放大泉州味慢生活
上周,西街的小酒馆、图书馆和书屋一起举办了周年庆活动,小酒馆开业已经三年了,引来不少泉州的文艺青年。这条原本夜晚略显萧条的老街,因为年轻人们不断地涌入而再次充满活力。
然而,西街的魅力不止于此。有一位叫做黄灿昆的90后自由摄影师,因为爱上西街,留在了西街青年客栈,成为西街人。每一天,他几乎都徘徊在西街的新业态中,享受着西街古早味的文艺生活。
多种新业态 创造西街文艺新生
“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街” “充满古早味的老街”。——黄灿昆微博
两家民宿、一家小酒馆、一家茶馆、一家图书馆、一家书屋、一家手工坊和一家文创工作室……如今的西街老厝里,一些新业态已经入驻,扎根最久的已近五年。年轻人们来到西街,可以住老宅,看古书,选购文创商品,喝喝小酒,晒晒太阳,这些新业态的出现,让一些对老泉州已经不那么熟悉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起西街的每一条巷子。
“西街可以让我找到很多小时候才有的东西和感觉。以前我一般都在丰泽区活动,对西街并不熟。有一次因为好奇心作祟,到西街拍了一天的小巷,然后发现了旧馆驿的青年客栈。”黄灿昆说。
此后,他成为真真正正的“西街控”。他的微博背景是自己拍的西街照片,出现“西街”二字的微博有近百条。在这些微博里,有西街的阳光、晚霞、雨景、夜色,更有西街的每一条小巷、每一家老字号、每一场活动,以及西街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微博被转发的数量不小,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带着热忱,走进西街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