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货、缺货、缺货”,宝珀(blancpain)中国区副总裁廖昱清楚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后那几年的销售场景,“整个中国高端手表市场火爆程度让人无法想像,一些原本并不专注于手表的奢侈品牌也挤入中国卖表,不管你怎么涨价都有很多人排长队买。”但上周他在北京对本报记者感嘆道:“突然就冷下来了。”虽然眼下的中国正迎来农历新年的传统购物旺季。
和廖昱一样,贺斌也感受到了风向突变,清楚看到了疯狂消费的隐忧。这名意大利顶级男装Kiton中国市场总监对记者道出了他的感觉来自何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拿动辄十万元一套的Kiton送礼呢?我自己的销售数据告诉我,高端奢侈品在中国的火爆销售是假象,不可能持久。”他形容称,那种感觉就好像全家人一起照镜子,“我一眼能发现谁是虚胖。”
销售增速大幅下降
来自市场的数据也很快验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奢侈品在华销售的大跃进仅是昙花一现。贝恩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表明,去年内地奢侈品市场增速从2012年的7%跌至2%。更早的2011年,这一数字为30%。2008年至2012年,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曾达到惊人的27%。
伴随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放缓,以及消费者更加多样性,贝恩警告称,奢侈品市场崩盘风险加剧。
分析称,中央政府对反腐的持续打击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放缓,直接令奢侈品销售额掉头向下。高盛最新的报告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反腐议程的措辞更加强硬和全面,最近发布的五年反腐计划也增加了这方面的改革措施。“很多高端领域,从澳门VIP到大型餐饮业务再到豪华腕表,都遭遇了销售显著下行的趋势。”
尽管没有清晰的统计,但从见诸报端的消息仍可以窥见,公务消费和礼品消费是奢侈品零售的主力。去年曝光的一家外企在华行贿细节表明,每年近千万元人民币的“公关费”中有三分之二用于购买奢侈品。
北京王府井东街八号,这家冠以“澳门中心”的建筑物单是从名字就会让每个来者浮想联翩。全世界知名的高级腕表店一家挨着一家,不怕你买不到,就怕你口袋里的钱太少。
奢侈品成官场“高危品”
销售顾问魏添坐在散发着贝母表盘幽光的柜台后,情绪失落,她说:“以前光顾的客人都很豪爽,十有七八个直接付现金买表。”她用手指着空空荡荡的名表城,脸上露出一丝丝无奈。“几年前这样的德国产白金表到货一隻卖一隻,现在打七折,诚心想买还有折扣。”
谈起自己入行时名表的销售盛况,魏添毫不掩饰地说他和同事们服务过很多“有来头”的客人,“新闻里面说的文工团抒情女高音就是看中了我们家的表,当时她在铁路局的情人打电话让一个老闆埋单。”
但目前形势在起变化,随着反腐的深入,名表等奢侈品如今在中国官场正成为“高危物品”。最为典型的是,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网民关注,网民们根据他出席活动的照片“搜”出其手上戴的各种名表,而进行举报,结果“表哥”腐败行为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面对惨澹的生意,魏添准备春节后跳槽到一家平价腕表品牌店做销售。
另有消息称,主要产品为钢笔、腕表和配件的瑞士奢侈品万宝龙(Montblanc),曾出现某地区的代理商想主动解除代理关系。此前,这些商人为了拿到代理权而不惜血本。
业界期待理性消费春天
不过,国际奢侈品巨头并不悲观,反而更期待理性消费促进整体行业良性竞争。贺斌的体会是,中央“禁奢令”出台之前奢侈品圈的情绪非常浮躁,腐败送礼消费惊人,把原本健康的市场拖累得病入膏肓。
“私底下圈内人也会讨论那些打击公款送礼的措施,但大家也相信奢侈品行业崛起并非偶然。随着日常生活支出佔收入比例越来越少,全世界富裕和中产阶层都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廖昱如是说。
面对市场的起落,廖昱说他内心认为这好像要跳的更高,就要先深蹲一样,“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心态要调整,浪费和奢靡的心态显然是不对的,用奢侈品行贿也是不能被接受的。”他以宝珀为例称,“我的客人没有暴富的心态,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宝珀带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对外经贸大学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则认为,企业家和都市白领阶层将成为未来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她说:“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将更加趋于理性。他们更注重奢侈品的性价比,对质量有着高要求,并不是为了单纯炫富。”
只要挺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贺斌坚信,中国人理性消费奢侈品的春天就快到来。“中国人根本不用自卑,日本和韩国都经歷过疯狂购买奢侈品的年代,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比他们还要快。一旦中产阶级逐渐解决了住房和社保的后顾之忧,理性的奢侈品消费很快就会激活,中国则有望取代美国稳居全球第一奢侈品消费市场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