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搭建国际资本通道,一手拓展国内商业地产项目,这是阳光新业正在其“轻开发,重资产管理”的美国模式上前行。
“国内房企在海外融资多采用债权融资,而我们正在探索一条新的海外资本运作之路,希望结合股权合作和债权融资,兼顾控制权和资金杠杆使用。”阳光新业总裁万林义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介绍说,公司利用大股东GIC的支持,先后与日本三菱商事、麦格理集团等投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打开了海外资本的对接通道。
搭建好国际资本通道,阳光新业近年来频频拓展商业地产项目。在上海,获得了淮海中路、松江新城,兆丰路3个商业项目的运营管理权;在天津,取得津南区辛庄镇5宗相连地块建综合体;在成都,其自有项目成都阳光新业中心于1月19日开业。
“阳光新业轻开发环节,重资产管理,但回报率并不低。”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化东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这种企业运营模式可同时赚取租金、房价上涨溢价以及管理费用,用较少的资金撬动多个商业项目,从而带来可观的利润。
少量资金撬动大项目
2013年年底,阳光新业一口气增持了12个商业地产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沈阳、西安、郑州、石家庄等一二线城市,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其中,超过22万平方米的项目资源位于北京、天津等一二线大城市的核心区,其市场公允物业评估值超过40亿元,交易股权评估值为11.96亿元;实际交易总价格为15.1亿元,其中股权交易价6.6亿元。
以上12个项目均为阳光新业管理多年的商业项目。它们是2007年阳光新业与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GIC斥资37亿元共同收购的“家世界资产包”的一部分。经过5年的改造、建设,北京分钟寺、天津友谊路、天津东丽、天津紫金山、天津南楼北、青岛南京路等项目先后重新包装投入运营,物业租金增长率超过100%,开业出租率达到100%。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新业此次收购持股60%以上的项目只有3个,其中9个项目的持股比例为29.38%~37%。很显然,它是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资本与商业结合的融资运作模式。
“以少量自有资金完成大宗项目收购,且继续保持并增加对原有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和控制。”万林义说,这正是阳光新业轻资产模式的精髓所在。
目前,国内的房企在海外融资时多采用债权融资,而阳光新业正在探索一条创新的海外资本运作之路,希望可以充分结合股权合作和债权融资的优势,兼顾控制权和资金杠杆的使用。“从2014年起,公司对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也有与国际资本对接的考虑。”阳光新业董事会秘书李峻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寻求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房企对此趋之若鹜。
据万林义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介绍,阳光新业此次收购将作为其与海外资本联合投资发展的第一期商业地产资产并购计划,不排除后续还将实施新的商业地产资产并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