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商务委获悉:2013年,全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克服经济整体放缓的不利影响,积极实施便民保障、商业繁荣、质量提升、现代流通等“商贸发展四大工程”,保重点、抓难点、挖增量,商贸流通业规模、质量、水平实现全面提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0.4亿元,同比增14%;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完成3.19万亿元,同比增20.5%;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完成661亿元,同比增13.5%,权重继续居于第三产业首位。
便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注重公益性和政府引导,不断完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全年建成43个菜市场、100个社区连锁菜店,推进早餐工程,新建改造4个主食加工中心、172个早餐连锁网点,在全国3个试点城市中保持领先。重点扶持30多个家政服务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农村商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商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万村千乡新建门店210个。进一步完善《生活必需品供给应急预案》,落实1.5万吨冬春蔬菜储备,构建288个应急投放网点。不断健全市场监测体系,对市场供求的掌握更加准确及时。
商业流通更加繁荣繁华。推动建设全市20个重点商业项目,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服务,五大道等新商业体引入国内外一线品牌店60家。全市集散辐射能力有新提升,亿元批发市场达到59个,全年成交额2999亿元。加快会展节庆发展,全市举办各类展会255个,增长28%。津洽会实现签约总量比上届增长19.3%。啤酒节、西餐节以及各区县举办节庆活动超过百场。
商贸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落实流通领域部分环节税费减免政策,优化商贸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践行美丽天津总体部署,全面启动“提升商业品质,创建服务品牌”活动,商业服务质量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现代流通体系加速成型。推动现代服务业试点,启动两批24个重点项目,大洋冻品、泰达行等项目投入运营。两岸冷链物流合作不断深化,成立产业联盟,建成北方国际、天津宏业2个试点项目。全市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累计业务收入19亿元,典当业实现典当总额突破160亿元,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强。网络消费强劲增长,前3季度居民互联网商品和服务支出人均197元,同比增长2.3倍。在津投资的当当网、亚马逊等重点电商项目销售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
消费市场整体保持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居民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吃、穿、住、行、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8大类消费品,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汽车、石油及制品、生产资料等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支柱作用明显。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新兴电子产品、文化娱乐、健身保健、居家服务等消费涨幅居前。“夜间消费、假日消费、休闲消费、网络消费”等4类消费促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滨江道、意风区等商业街区,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外宾客和消费者的青睐,全年接待游客和消费者超过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