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家园增发遭深圳控股反对 “最差房企”陷盈利难题

   2014-02-20 第一财经日报4640

  被多家评级机构定级为“最差房企”的沿海家园,正在尝试通过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募集资金,以摆脱持续萎靡的业绩困境。

  但由于采取供股发行方式增发,导致中小股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沿海家园此番募资方案遭到公司第二大股东深圳控股的反对。

  深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沿海家园负债率居高不下,资金链紧张和项目数量较少,短期内仍难以走出经营泥沼。

  配股融资引不满

  2014年2月19日,沿海家园就公开发售股份事宜发布公告,公司按照2股供1股的方式公开发售约13.95亿股新股。

  每股公开发售价为0.25港元,公开发售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08亿港元,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公告显示,在此前的董事会会议上,来自深圳控股的两名非执行董事陆继强和戴敬明,就公开发售及包销协议投了反对票。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上述增发方案的通过,来自第一大股东沿海国际控股的多位董事成员都投票赞成,深圳控股的愿望落空。

  公告显示,截至1月24日,沿海国际控股持有沿海家园36.58%的股份,深圳控股持有沿海家园22.62%的股份,剩余股份为机构和公众持有。

  来自深圳控股的一名非执行董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是站在全体股东的角度来履行这一票职责的。”

  他认为,补充资本对于沿海家园而言是必要的,但采取供股方式应该是作为补充资本最后的考虑方式。在他看来,目前的沿海家园首先应该通过减债或者出售资产的方式,来降低资产负债率,而不是供股的方式。

  他说:“供股会导致中小股东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如果不跟着供,持股就会被进一步摊薄。如果跟着供,沿海家园的业绩却长期表现较差,且多年未分红。所以,供股方式对中小股东很不公平。”

  深圳业内人士对此分析,从沿海家园的角度而言,选择增发新股方式募集资金,显然更有利于降低公司负债。

  盈利难题未决

  上述非执行董事未透露深圳控股是否会参与供股。公告资料显示,如果不参与此次配股,深圳控股在沿海家园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15.08%。

  此前2006年,深圳控股以约6.6亿港元的总代价,从某基金手中收购了沿海家园的可换股债券和股份,可转债悉数转股后,深圳控股在沿海家园的持股比例约为22%。

  但此后沿海家园业绩一直萎靡不振,一度有传言称深圳控股欲退出沿海家园。深圳控股有关人士称,公司对沿海家园的业绩表现非常满意。

  目前2013财年报告仍未披露,但在2012年深圳控股取得的21.56亿港元纯利中,沿海家园只贡献了7420万港元,占比仅0.03%。

  去年10月22日,沿海家园发布业绩盈警,预计2013年9月止六个月盈利可能会出现重大跌幅,可能综合亏损。盈利下跌主要由于公司已完成及已交付物业之售价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

  作为一家1997年就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老牌房企,沿海家园在近年的房地产市场中已经被严重边缘化。2007年以来其营业收入几乎是保持着极低增幅,2010~2012年的营业额分别为37亿港元、72亿港元、37亿港元。在净利润方面,2010~2012年沿海家园分别为1.5亿港元、6亿港元、0.93亿港元。

  负债过重被认为是沿海家园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此期间,沿海家园曾多次腾挪资产进行自救。2012年,沿海家园先后变卖了持有的丰华股份、向深圳控股出售其苏州商业项目,两次资产出售换回了约7.8亿港元的现金流。

  但这并未彻底解除沿海家园的债务危机,公告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该公司有未偿还借贷约8.5亿港元。

  2012年,由于债务危机和销售缓慢,标普就把沿海家园评级为国内“最差房企”。在经过资产出售之后,沿海家园项目有限且集中于限购城市。

  除了销售疲弱之外,沿海家园近年来还不断出现高管人员离职,包括董事局主席曾文仲、总裁王军以及另外多位高层人员。

  在业绩“魔咒”的困扰下,沿海家园新的管理团队从2013年以来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转型,包括向轻资产公司迈进、尝试地产金融、探索品牌及管理输出等。但从整个公司的业绩来看,此次转型的效果并不明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46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