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O2O: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 理想很美现实很痛

   2014-03-14 品途网4770

  在O2O的大军里,餐饮业,算是一枚老兵了。

  从优惠券、会员卡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从团购、外卖到线上订座、点菜、移动支付。。。餐饮这行虽然传统,但距离互联网倒似乎是从来都不远,但凡互联网冒出什么新概念,餐饮业都排头兵一样地率先尝试。

  可是,我一直困惑,触网这么些年,餐饮业真的享受到互联网红利了么?

餐饮O2O: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

  理想很美,现实很痛

  打开手机,搜索附近的美食,一家或几家网友们认为靠谱,你自己也颇有兴趣的餐厅自动出现,接着你订座、点菜,然后到点儿了,根据地图的指引找到餐馆;坐定后,菜品便华丽丽地上桌,你舒服地享用完,买单结账时不必扯开嗓子呼喊服务员,拿出手机付账即可,买完单,你能得到些优惠券、积分,供下次使用,心情好的话,你当然还可以将这段美好的用餐经历分享到社交网络上,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以上这段话,不知道是否可以描绘餐饮业O2O的理想场景?在此场景下,商户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精准营销和病毒营销,为餐厅引流;可以借助用户的自助服务减少餐馆内的人力成本,提高翻台效率;还可以通过会员管理,发展能够多次进店的粉丝型用户。

  嗯,真是相当美好的理想状况啊。。然后,来看典型的现实场景。

  人已经在店门口了,甚至已经坐下了,再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优惠券或者团购可以为自己节省几块钱的;关注个公众号,送杯XX,领完就取消了关注;点菜买单还是得把服务员叫过来,总觉得没和人确认过不放心;吃完走人,不忘评价一句说“团购还算值,原价就算了”。

  这些我经常看到的现实场景和前述的理想状况比,显然弱多了,餐馆的实践经验显示:互联网可以引流,但以促销带动的引流,成本并不低,甚至有点引得多亏得多;互联网能让用户全自助服务,但用户学习和改变习惯的难度很高,所以餐馆的人力成本并未有效减少;互联网可以实现精细的会员管理,但在餐饮这个领域,大部分人并不因为头次得了优惠就会二次进店,倒是被培养得更加价格敏感。种种因素叠加,餐馆忙活半天,结果很可能只是薄利多销,甚至薄利也未多销。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点大。。这不免让餐饮老板们困惑,看着很美的互联网,到底是来雪中送炭的,还是来雪上加霜的?

  餐饮业被互联网吸血?

  之前采访淘点点的乔峰时,他说了个数字:餐饮行业一片红海,平均净利润只有8%左右,此言一出,当时在场的一众餐馆老板纷纷点头,还表示这数字是只多不少的。换言之,尽管吃货遍野,但餐饮业的钱还是相当不好赚,辛辛苦苦干一年,和存余额宝也差不太多。

  仔细想,这真是个挺怪的现象:餐饮业触网多年,且触网热度一直在升温,用户端的价值也产生了,消费者更容易找到哪里有美食,还得到了更优惠的价格,可是,商户端疲于应付之后,所得福利却甚少。

  以至于有人这样评价餐饮行业的O2O:互联网企业杀了进来,把餐饮业的利润吸走了一部分,然后和用户分了,就好像余额宝对银行干的那样,区别只是在于,银行是富得流油,而餐馆却没有这样的家底。。。这话可能夸张了点,但,还真不是胡诌。

  这个情况和实物电商很不同。

  在实物电商中,互联网其实对用户端和商户端,两端都产生了巨大价值。因为互联网跨时空、大容量、长尾的特长被充分发挥,所以实物电商的价格是很自然地产生优势的,而非硬抠,因为成本确实下降了!商户和消费者直接连通后,原有的供应链被大大缩短和优化,互联网成功地把二道贩子和大众媒体的利润吸了出来,分给了用户,被主要打击的并不是商户的利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7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