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购物中心或是:集合店+专卖店+配套三足鼎立

   2014-03-17 经济日报6510

  近几年,我国零售终端竞争日益加剧。百货公司由于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聚集人流能力下降等原因,正逐渐失去大众的关注。品牌集合店这种在国内较新的业态则开始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成为各购物中心所青睐的招商对象。

  有关机构预测,未来购物中心可能会逐渐演变成“集合店+专卖店+配套”三足鼎立的格局。集合店在其中的占比应该是40%,而这个40%给购物中心带来的租金收益比之前同样面积的百货店带来的租金收益将多出不止一倍,品牌集合店将在我国购物中心的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

  经营效益明显

  新一代消费者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偏好尝试新奇潮流产品和服务,却没有太多逛街时间。这是对国内新兴中产阶级追求时尚的精准描述。而“品牌集合店”能帮助这部分人群解决在最短时间找到最多值得购买商品的难题。

  品牌集合店在业内也被称为“品牌概念店”,此种类型的店铺可以集结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品牌的当季新品,品类可以囊括服装、鞋包、首饰、手表等。被选进的品牌虽然设计理念、风格、定位不尽相同,但是放在一起能够相互融通,通过服饰搭配引导消费,起到“1+1>2”的效果。

  品牌集合店的效益十分明显。采用集成店模式,不仅可以让多品牌分担店铺租金压力、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增加顾客停留时间,进而提高成交率。未来,主力店将有很大调整,购物中心会往次主力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主力店最好能由三至五个小型集合店组成,对购物中心来说,租金收益也比较高。

  2013年9月28日,韩国衣恋集团收到一份大礼——其在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店的多品牌集合店folder,首日开张销售额创纪录地超过90万元,这超越了衣恋集团所有新品牌的开张纪录。

  2007年,北京西单大悦城开业时就引入了I.T、SEPHORA、疯果盒子等多品牌集合店。对此,中粮大悦城商业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危健平认为,近年来购物中心特别重视多品牌集合店与零售行业整体的不景气息息相关。多品牌集合店基本上都是以代理商的模式在操作,扩张意愿较强,因此比较受欢迎。

  在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看来,购物中心引入多品牌集合店,能够拉小与百货店在品牌丰富度上的差距。与此同时,顾客在逛多品牌集合店时,平均逗留时间要比单品牌店高出3倍。此外,挑选时由于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一些搭配方面的建议,顾客对多品牌集合店的忠诚度也高得多。“购物中心重视并引进多品牌集合店未来是一个大趋势。”郭增利说。

  办好难度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走在时尚前沿的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伴随着调整风,聚集的多品牌集合店已经超过了5家。而在业内,大悦城更成为了引入多品牌集合店的典范,涵盖了时尚、鞋履、家居、化妆品、时尚家电等多个品类。

  虽然在多品牌集合店的数量上,太古里、大悦城都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但对于迫切需要引入多品牌集合店的购物中心而言,市场上可供他们选择的此类店铺并不多。

  调查显示,现在市场上的多品牌集合店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品类为主线的集合店,如专卖儿童用品的玩具反斗城、主打化妆品的SEPHORA等。另一种就是将旗下的多个品牌进行集合,如欧时力品牌集合店、百丽map店、361°集合店等。前者大部分采用的是代理模式经营,由于矛盾多能够经营得好的很少。后者目前还比较少,不典型。

  目前,虽然引入多品牌集合店眼下已经成为了购物中心的头等要务,但是将一家多品牌集合店经营成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此,郭增利表示,现在购物中心引入多品牌集合店,还是一个卖方市场。由于可供选择的多品牌集合店的稀缺,一些购物中心目前已陷入到为了招商而招商的尴尬中。比如,为了追求品牌的丰富度,提高自身的档次,有些购物中心在和I.T谈判时,甚至愿意贴补很多租金去达成合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65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