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百货企业采用的“O2O”模式,无论从运营重点还是概念本身,都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而在美国,类似的运营模式,通常采用的概念是“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尽管字眼上有所差异,但从运营层面来看,二者没无本质差别。
国内O2O运营都怎么玩?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百货企业开始了“O2O”实验,从这些案例中大致上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
第一,基本上依赖于阿里或者腾讯的产品(目前还不能称为解决方案),核心是以客流导入为主要目标的场景和业务设定。包含的运营内容通常为:优惠、导流、移动支付、会员及管理,后期会延伸到CRM管理、数据分析、会员精准管理,但仍然注重于市场营销层面;
第二,所有的案例中提到的核心O2O体验,在应用场景方面都依赖于平台化的产品,在自然和常识性的体验设计方面有局限性。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特点,可以来看看国内百货典型的两个应用场景:
场景之一:以移动支付产品为核心的业务设计。
这个场景通常是由移动支付企业提供一个优惠或者返利的补贴,商家提供一些商品和运营环节的支持,双方共同进行营销和宣传。当顾客在实体店铺内决定购买某一商品后,将拿着导购手开的交款小票到收银台,在支付时选择某种移动支付。当然做的好一点的可以在专柜支付,但国内百货主流模式为联营,为了控制“跑单”,基本上都是统一收银。
这个场景最大的问题就是并没有明显提高业务效率,当优惠和活动结束以后,因为不是自然和常识性的体验设计,往往很难持续。
场景之二:虚拟商品墙二维码购买业务设计
这是一个相对闭环的业务设计,实体店铺将一些促销力度比较大的商品组合后放在虚拟墙上,并生成二维码。顾客在扫二维码,完成移动支付(这个场景下移动支付就是符合常识性的环节)后,需要选择自提或者快递。如果选择自提,则要到专柜出示已经支付的凭证提货。
这种方式的麻烦在于:专柜如何验证?这必然需要在专柜配备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设备,以及相应的后台系统。也可以安排在客服统一提货,或者把这些促销商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柜台,但这个运营细节的成本和业务流畅性都不是很理想。如果选择快递,这个场景变得很有意思:为什么不通过网上商城购物?而是跑到实体店来折腾这么一下。更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个购物场景的设定,不符合消费者在实体店的消费习惯和真实需要。同时,用于推广的商品只是在搞活动的时候才推出,难以形成持续业务。
而如果百货企业把这些促销商品持续用于虚拟墙二维码销售,就非常类似部分传统百货摆在入口的“促销花车”一样,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经营举措。因为促销商品应该沿着实体店动线布局以引导客流在全店浏览,这也是零售经营的常识。
美国百货企业是怎样设计全渠道业务的呢?
如同他们的普世价值一样,北美任何行业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把“常识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百货企业也不会例外。在设计一个创新体验的时候,企业都会充分考虑消费者最自然的状态是什么,而不是以强迫改变某种习惯为出发点。
如果有机会走进位于纽约Herald Square的梅西百货,体验一下他们在部署IBEACON后的应用场景,就会比较理解“自然”和“常识性”的含义了。
处于IBEACON这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第一阶段,消费者目前可以体验到的场景不是很多,但非常实用。
进入门店后,消费者将被提示开启APP并完成双向确认的签到(这个环节是尊重消费者隐私的核心步骤),然后入口的传感器会推送本店促销信息以及电子优惠券等。当进入浏览动线后,经过每个区域你都可以从你的智能手机APP中浏览到附近区域商品的促销情况和查询进一步的信息,例如评价、商品原材料和价格比较等。而这个步骤,自然的就可以链接到虚拟渠道和各种社交媒体,完成了渠道间的无缝转移。
接下来基于该技术的体验将会逐步深化。在支付方面,顾客将可以在完成购买选择后自行扫商品上的条码,通过移动支付完成,也可以在设定的一些有人或无人的收银点通过传统方式或者非接触电子钱包支付。在购物体验和管理方面,顾客可以提前通过APP设定自己的关注商品和一些提示信息,当进入实体门店后将得到相关的信息。例如设定了“晚装”,进入门店和经过相关商品的时候,都会得到精准提示以及相应的促销信息,甚至是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殊折扣或者电子券……
总体来说,截至到目前的状态来看,北美运营的核心是围绕“商品”进行,很“自然的”的采用新技术,提高消费者的体验为目的。国内O2O运营的核心是围绕“营销活动”,通过优惠或者电子券的形式,以改变消费者的某种习惯和客流路径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