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品牌终端战略--空间协奏曲

   2006-10-08 3140
    尊贵是奢侈品的精神共性,为了营造这种尊贵的感觉,奢侈品品牌常常刻意保持与大众消费者的距离以塑造这种若即若离的神秘感。因此我们很难看到奢侈品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乐此不疲的卖场促销。缺少了如此多“亲近大众”的信息传播工具,奢侈品的购物空间对其品牌文化的构建和传播意义变得尤为重要。其独特的文化品味、价值取向、历史积淀最终在消费空间中凝聚和释放。消费者也只有徜徉在包裹着文化、艺术气息的消费空间中才能真正领略到独一无二的低调奢华。 
  自1991年E Zegna首先登陆中国,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15年间,奢侈品品牌的购物空间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变换容颜。我们将奢侈品品牌在我国购物空间的建设划分为四个时代——四种形态先后产生,又在同一个时空中并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传播目的,全方位、立体的构造出奢侈品品牌购物空间的整合传播体系,以一首空间协奏曲演绎出花样年华般的时代变迁。

  Selling Spot: 品牌汇聚的前奏

  奢侈品刚刚踏足中国之时,秉持了谨慎的态度,强调市场环境和消费者接触点的准确性。因此一些五星级酒店,如: 北京王府饭店,广州中国大酒店,上海波特曼,大连香格里拉、成都喜来登等成为奢侈品品牌进入中国最早的落脚点,从而保证了高端的客户群以及优良的市场环境。

  这些五星级酒店与奢侈品目标人群的高度相关性,吸引了第一批进入中国的顶级奢侈品品牌,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欧米茄(OMEGA)、桀尼亚(E Zegna)等,初步形成了中国奢侈品品牌的汇聚地,也开启了奢侈品全面进入中国的乐章。

  这一时期,奢侈品品牌在中国还只是试水阶段,它们大多把品牌在国际上的既有形象直接移植到中国,包裹着五星级酒店的神秘外衣,与出入此地的人群交流和碰撞而保持着和大众消费者的距离感。

  Shopping Mall: 朝圣地的初级华章

  以中国经济的腾飞为背景,奢侈品品牌的尝试很快便宣告成功。1993年,Givenchy进驻深圳西武百货,随后LV、Burberry、Boss等也先后加盟,开启了奢侈品在中国的Shopping Mall时代。如今,北京国贸商城,上海恒隆,香港中环这些名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无疑是奢侈品朝圣的殿堂,并且越来越具有世界影响力。2004年LV亚太区最大的旗舰店落脚上海恒隆,2005年科尔贝尔(COLBERT)委员会旗下的51家法国奢侈品公司的奢侈品展,标志着恒隆广场成为中国的时尚高地。

  奢侈品品牌云集的Shopping Mall往往有三个特点: 一是地理位置能代表城市人心目中的新贵形象; 二是Shopping Mall的总体建筑凸现艺术感与品味感; 三是内部空间构建往往安静而空旷。

  寸土寸金的城市商业中心,以及高档商务写字楼的围绕凸现了奢侈品品牌的尊贵地位。北京国贸商城地处高档商务写字楼圈,而上海恒隆本身就是一个集写字楼与shopping mall于一体的综合商务楼。这些高档写字楼中的城市精英正是城市财富和生活风尚的代表。而汇聚奢侈品品牌的Shopping Mall借此向消费者传递着一个信息: 精英阶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核心商业地带都能成为奢侈品选址的候选人。上海南京东路是一条久负盛名的商业街,并处在上海的核心地带,但在上海人的旧有印象中,这条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街道是“外地人”来上海旅游购物的地方,而不是中产新贵选择商品的场所。因此,国际高档奢侈品品牌对这条路反而望而却步。

  建筑外形也是奢侈品品牌选择Shopping Mall的重要依据。北京国贸商城所在国际贸易中心由美国著名设计公司ARQUITECTONICA担纲整体设计,循环式的结构布局展示出流畅的弧型曲线; 上海恒隆采用流线型的纯玻璃主体,曾有人评论说:“上海恒隆就如同浓缩版的纽约第五大道”; 香港中环广场大厦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简洁三角外型设计,像埃及金字塔的顶部,整体蓝色及金色的色调更显出其高雅的风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1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