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在华丑闻不断 若不重视商业欺诈问题恐毁全局

   2014-03-20 中国经济时报5570

  世界第一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号称企业公民,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3·15”期间媒体曝光,沃尔玛对部分缺少销售相关资质或证照的商品采用“特批”的方式,让“三无产品”堂而皇之地直接进入超市销售。随着媒体调查的深入,进入沃尔玛的“三无产品”其背后的利益链被揭开。

  此前,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自2006年开始,沃尔玛专为一些不具备相关销售资质的厂家和企业产品开辟了“特批”绿色通道,这些“特批”商品有的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有的没有QS生产许可标志、有的没有检验报告、有的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有些标注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或非转基因食品的商品根本没有相关合法认证等。

  而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缺少上述生产许可证或检验报告等相关证照的产品,是决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和销售的。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三无产品”却“登堂入室”,并且还有不少是假冒的知名品牌。

  沃尔玛一直以采购严格著称,在沃尔玛总部内设有一个专门的调查小组,如秘密特工一般调查公司内部采购等环节的腐败。他们会冒充沃尔玛的采购员向供应商买东西,然后与采购人员谈的价格相对比,看是否存在回扣的空间。此外,沃尔玛还通过向合作伙伴——供应商们宣传公司的廉洁政策,从外部来制约腐败行为的发生。

  沃尔玛在美国总部打击商业腐败可谓严厉,但在中国市场的防腐措施却形同虚设。表面上,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采购需要采购员、采购经理、营运经理等多层审批才能进入流通,可是在供货商层层打点下,证照不齐全的商品竟然能明目张胆地通过“特批”进入沃尔玛。

  据媒体报道,这些“三无产品”很难被消费者发现,并且有巨大的牟利空间;一般来说,这类商品的价格至少会低于证照齐全商品的10%,最高能达到近30%,给沃尔玛带来巨大的利润。此外,一旦“三无产品”被工商部门发现而受处罚,也将由供应商来埋单。因此,沃尔玛有恃无恐,对“特批”商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媒体调查发现,目前,沃尔玛至少“特批”了近200张入场通行证。

  事实上,沃尔玛“特批”事件并非孤案,类似案例不断发生。早在2011年,沃尔玛重庆店就被曝光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涉案销售金额达190万余元。今年1月,沃尔玛济南店被曝以廉价的狐狸肉冒充驴肉销售。

  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的沃尔玛之所以一直位于世界500强前列,就是因为它在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能够坚持诚信经营,获得了各国消费者的认为。可是,沃尔玛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却丑闻不断。是什么原因导致沃尔玛“南橘北枳”呢﹖

  考察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程,可以找到其蜕变的轨迹。沃尔玛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实事求是地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很不够。

  起初,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的业绩并不理想,落后于其全球竞争对手家乐福,这使沃尔玛认识到本土化的重要性。沃尔玛开始了激进的本土化改革,并在2008年首次实现了盈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沃尔玛一些原有的企业文化元素被“本土化”的“潜规则”代替,在中国市场的大环境下,沃尔玛“入乡随俗”,渐渐迷失在了利润的“沼泽”中。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供应商的产品要想进入超市,需要与具有话语权的采购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因为,有话语权的采购人员有商品的进场、陈列权等多种权力。超市向供应商收取各种费用,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通常商品在流通中至少有3%的利润成为相关人员的回扣。

  在沃尔玛本土化改革后,许多权力下放到区域甚至门店,造成管理失控。而中国市场的监管缺失、违法成本低,更是激发了企业贪婪的天性。沃尔玛不惜铤而走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频频出现商业欺诈行为。以2011年轰动全国的重庆沃尔玛“绿色猪肉”事件为例,沃尔玛被罚款269万元,成为其在中国市场收到的最大罚单,但这个金额对沃尔玛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过是重庆沃尔玛10家分店一天的销售额。类似的事情若发生在发达国家,其后果将不可想象,甚至可以导致公司倒闭。

  目前,沃尔玛“特批”事件的真相仍不为人所知,还需要监管部门介入进行深入调查,不能指望沃尔玛自查自纠。对沃尔玛来说,应该汲取“葛兰素史克案”的教训,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监管部门已经“亮剑”,别怀揣侥幸心理,放任商业欺诈的发生,这样只会最终毁了自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5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