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负债率暴升至67% 股价创15个月来新低已成弃卒

   2014-03-22 投资时报7460

  作为2013年中国房地产界的大黑马,碧桂园在资本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高不成低不就的股价

  3月14日,碧桂园最低探至3.17港元,收于3.21港元,大跌9.8%,创下15个月以来的新低。这个价格,距其2013年的最高价,即2013年10月11日的5.75港元,下跌了44.2%。此时,若想达到它在2007年4月20日的IPO发行价5.38港元,则需要上涨67%以上。

  这一天,并不是碧桂园上市以来跌幅最深的一天;过去一年,也不是它上市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年。2008年,从1月2日的年内最高9.14港元,到10月28日的1.1港元(也是它史上最低),碧桂园跌去88%。

  碧桂园也曾“阔”过,它是香港资本市场不折不扣的明星。当时,公司IPO认购人数仅次于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高达3335亿港元的冻结额,创历史第二大纪录;碧桂园股价最高到达14.18港元,并一举将第一大股东杨惠妍推上了内地女首富的宝座。

  残酷的是,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哪怕在公认是中国房地产最好年份之一的2009年,碧桂园的股价也没能靠近它的发行价。紧接着,在楼市同样疯狂的2010年,碧桂园则再次下探到1.95港元这样的危险价位。

  有人会说,用股价证明一家企业的好坏,未免失之偏颇。尤其是香港股市,一有风吹草动就上窜下跳,暴涨暴跌动辄百分之二三十,投机者趁机兴风作浪,而公司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当然,不能以短时间的股价波动来评价某个企业的好坏,但从较长的周期(比如5年)来看,如果它总是挣扎在离发行价还很远的下方,至少可以得出一个观点:这家企业基本被资本市场的主流情绪抛弃了。正如俗话所说:股市往往用脚投票。

  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2013年,碧桂园创造了中国房地产企业最凶悍的业绩增长,资本市场却无动于衷。根据3月12日公布的年报,2013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额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123%。从年销售额5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人们不会太惊讶,但从500亿元跳到1000亿元,只能惊呼为“神一样”了。

  碧桂园这个业绩,早在3个月前的2014年1月1日,就由克而瑞公布的“2013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为公众所知。但次日的香港股市只是象征性地让02007.HK上涨了一分钱。正式公布年报后的两天即3月13日和3月14日,则回报以累计超过20%的跌幅。

  黑马碧桂园跑进千亿俱乐部之后,曾有多家媒体大篇幅地帮公众解读,它今天的成绩乃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碧桂园某高管还不无自信地透露,未来几年,公司都将保持高速增长。

  当然,碧桂园正式宣布的2014年目标只有1280亿元,增幅仅21%。我们愿意相信碧桂园财务副总监刘嘉毅在业绩会上所说的,今年它的可售货量有2800万平方米,货值近2500亿元,按照去化率平均不低于65%测算,碧桂园完成这个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碧桂园模式的衰落

  然而,以预期业绩为参考的资本市场,为什么如此不待见甚至是持续看空这匹黑马?

  从最功利的角度看,资本市场冷对碧桂园,或许与其利润率下降有关。根据年报,其2013年净利润率为13.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毛利率30.3%,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负债率却从上一年的53.9%大升13.4个百分点,至2013年年底的67.3%。

  但在我们看来,资本市场抛弃的,其实是碧桂园模式。

  有无数的专家和媒体,探讨过什么是碧桂园模式,以及全员营销之类。不过,碧桂园主席杨国强的解释还是更为精准:“大规模、快速生产、价廉物美的房屋工厂”,“低成本土地、规模化生产、快速销售”。换句话说,就是低成本拿地,然后快速开发,配套到位,低价开盘,精装修交房。

  但如今,资本市场有了新的评价标准,碧桂园模式已经落后了。肯定有人反对说:在三线城市兰州,碧桂园4个小时就卖了50亿元;在竞争无比激烈的沈阳,也卖了50亿元;连许多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山东县级市海阳,它也卖了30亿元—创造如此奇迹的企业,正该是业内学习的榜样,怎么会过时?

  碧桂园的项目大多位于三四线城市,甚至不少项目属于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县级城市。这种城市布局的特点是,你只能热卖一次。比如,兰州项目,去年的50亿元接近全市161亿元总销售额的1/3,今年碧桂园还能指望再来50亿元?同样,在沈阳、海阳这样的城市,如果其项目还有二期三期,2013年的去化率是90%以上,今年就可能降到50%甚至以下。三四线城市这种去化率悬崖式递减的现象,已为万科、龙湖等企业所证明。

  要保持一次性高去化率的增速,碧桂园必须不断地开拓新的城市,尤其是几乎没有知名开发商进入、竞争不太激烈但消费潜力尚可的城市。但这样的新城市的增量,能否满足碧桂园的增长需求很值得怀疑。

  还有一个选择,降价。但这样做,必将极大损害碧桂园原本已在下滑的利润率。资本市场焉能不担心。

  何况,这还是在处于上升的市场条件下。地产风雨难测。且不说可怕的2008年,即使遇到2011年那样稍显观望的年份,数千亿元庞大的存货,将成为砸残碧桂园们的摩天铁饼。

  值得说明的是,并非只是碧桂园。那些只知规模化复制而缺乏自身优势的房企,迟早要步碧桂园的后尘,被资本市场无情抛弃,无论是在香港股市还是在A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4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