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国美最新发布的业绩,颇有形势一片大好之势,那么苏宁在业绩上的表现,则略显尴尬。数字背后的逻辑则是,前者选择了重利润而轻份额,后者坚持的却是宁亏损也要“占位”。
看起来,家电连锁行业的两大玩家,在前行的道路上,似乎真的已渐行渐远。
各自上路
国美与苏宁当前最直观的迥异之处,体现在业绩上。
据刚刚公布的国美上一年财报显示,国美截至2013年全年盈利能力明显大幅攀升,多项指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国美去年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564.01亿元,同比增长了10.38%;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则为8.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53%。
反观苏宁,则是另外一番景象。2013年,苏宁实现销售收入约1054.33 亿元,同比增长7.19%;但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在利润总额方面,由2012年的32.42亿元大幅减少95.5%,仅为1.45亿元;在净利润方面,3.66亿元的成绩则意味着同比下滑了86.32%,为近年来盈利最低。
而这,只是表象。
事实上,随便一个层面,任何一处细节,都或多或少凸显着二者的差异。比如,两大巨头与供应商的关系——一向霸气的放低了姿态,一直温和的却展现了强硬。
一个细节是,如今的苏宁门店与苏宁易购网站上,都不见了格力空调的踪影;相反,在国美的线上、线下渠道中,格力的空调产品却摆出了生力军的架势——这甚至被看作是格力做出了“弃苏投美”的选择。
事情的有趣之处在于,2004年初,格力曾因不满国美擅自降低空调价格,轰轰烈烈地从国美全国门店统一撤出。因而,如今的一幕,犹如十年前的景象再度上演。只不过,这一次,苏宁成了“旧爱”,国美反而成为了“新欢”。
严格意义上来说,格力其实也算不上抛弃了谁又奔向了谁。当年,在撤出国美体系之后,格力也渐渐退出了苏宁的体系。虽然从经销商层面格力与苏宁保持着或多或少的合作,但是从集团层面来讲,格力与连锁巨头中的任何一方均无瓜葛。
然而,无论官方的口中对彼此关系如何界定,眼下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都已十分明朗。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格力被苏宁扫地出门,倍感增长压力,只能全面与国美合作,当然还是国美的人上门去格力谈的。”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国内营销本部佛山产品管理中心副总经理乔敏刚如此感叹。
乔敏刚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国美的压力越来越大,早没有了之前的强势,而格力要完成每年增长200亿的既定目标,靠现有渠道已经很难。因而与国美的合作原因,其实就是二者的各取所需,但更多的,“是国美主动放下姿态”。
据了解,今年初,国美众多高管层集体到访格力总部,双方高管团队史无前例地坐到了一起,随后才有了双方长达十年隔阂的终结。至此,国美的全部门店将回归格力主渠道体系,格力系三大品牌格力、晶弘、大松的高端精品也将全部进驻国美销售网络。
“无论是董明珠、黄光裕还是张近东都是强人,那么格力选择了和国美合作,实际上意味着董明珠和黄光裕之间有一个妥协关系,就是其中一方放低姿态,跟对方重修旧好,另外一方接受了对方。但是董明珠和张近东之间,可能就不是。那么没人放低姿态,可能就会继续僵持,干脆不合作。”家电专家刘步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有“小道消息”显示,黄光裕狱中传话,对当年赶出格力表示歉意。
至于苏宁和张近东,用乔敏刚的话讲,“他还没怕过谁”。有消息显示,格力今年给苏宁的供货价高于格力专卖店,双方就合作没有谈拢。
不过,苏宁很快用另一桩合作对此做出了“反击”——苏宁与美的达成了一个未来三年实现600亿元销售目标的合作意向,这已是近年来中国家电零售行业销售额最高的战略销售目标。
至此,一个有趣的新局面产生:你若和我的竞争对手合作,我便和你的竞争对手合作。而在家电生产厂商与家电连锁卖场之间掀起的这轮新的竞争与合作中,国美与苏宁,以各自的方式上路。
强势派渐“乖”
“大家总在讲国美以前强势,其实那不是强势,而是管理不规范。比如国美和厂家在高层层面目标达成了一致,但是到各个分公司或者具体的操作上,由于双方沟通不足,或者方法理解不了等,出现所谓的强势现象。现在国美经历了一些调整,已经规范了。”在国美负责采销的王飞(化名)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彼此互相了解对方的规则、做出一些让步、找到平衡点,这是国美与格力之所以可以一笑泯恩仇的重要原因。在其看来,如今看起来“乖”了很多的国美,其实是已经了解了厂家的规则。
更准确地说,国美了解的,其实是其当下所最需要的规则。
“老板总说的一句话是,做生意就是要赚钱嘛。”王飞指出,如果退一步可以有钱大家一起赚,那么国美不会和钱过不去。
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国美的目标明显更“简单粗暴”却又务实得多——多赚钱、保利润。总之,要顾好眼前,活好当下。
从业绩上来看,国美似乎做到了,去年的表现可谓抢眼。但是在刘步尘看来,这种抢眼或许只是假象——国美的盈利能力增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线下关闭了很多亏损门店及无效门店,实现了节流;二是对于正处在培育期或者说“烧钱期”的线上业务并没有给予足够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