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跨国建材巨头催生我国建材流通市场变局

   2003-06-12 4730
5月18日,英国建材超市百安居在中国的又一家分店在武汉武昌隆重开业。其时,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发下宏愿:今年年底百安居将成为武汉建材老大,今年内还要在武汉开设2至3家分店。当日下午,百安居在福建的扩张计划也进入了实质阶段,百安居福州分店在福州原黎明建材市场的原址上破土动工。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跨国建材流通企业在国内投资的大多数建材超市并不赢利,但他 们并没有停止脚下的步伐,反而扩张得越来越快。5 月,百安居在中国的密集布局其实只是一个缩影,更多的外资家居建材超市如欧倍德、宜家等正以风起云涌的速度实现他们在中国的扩张计划。

  跨国巨头不赢利的扩张

  5月18日,百安居设在武昌与福州的两家分店,一家开业,一家动工,虽然目前的建设或者经营情况大不一样,但是要做“一方霸主”的宏愿却是堂而皇之的公布于众的。在武汉,百安居年内还要再开设2至 3家分店;在福州,据百安居英国总部国际总裁纪司福先生介绍,他们要通过正在施工过程中的这家店的建立,扩大百安居国际采购网在闽江 三角洲各类商品的采购,建设成为闽江三角洲辐射全省的采购物流中心,形成国内第三大采购中心。

  另就百安居在中国的长远目标而言,到2005年,他们除要在上海开出5家仓储店外,其发展步伐还将进一步迈向全国,届时百安居的足迹将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拥有59家连锁店,并逐步完成开设128家连锁店的10年计划。

  与百安居齐头并进的跨国建材流通巨头还有欧倍德。

  这两家同为欧洲家喻户晓的国际建材家居超市,几乎是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不谋而合地将其在中国的总部设在了上海,又以上海为基地将门店“触角”向全国延伸,在极短时间内开出数家连锁超市。更为一致的是,它们的胃口并没有就此感到满足,相反加快了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地的步伐。

  据欧倍德中国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欧倍德在中国的第一步计划是到2004年在中国开出15家连锁店。而到2012年,欧倍德连锁店将凭借 100家门店驰骋中国市场。

  关于扩张,目前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和国内的建材超市的境况一样,洋超市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位曾在国内四大建材超市任职的人士透露,至今在国内所开的大型建材超市中有一半不成功,有三分之二不赢利。

  不赢利的扩张,显然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一贯做法大相径庭。而这种特立独行的背后,显然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考虑。

  跨国巨头的长期计划

  众所周知,跨国建材流通企业在中国建材流通市场上的倾力出击,其根本的驱动力还是中国市场蕴涵的巨大发展潜力。欧倍德的相关负责人就曾向媒体表示,早在1999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零售市场,而到目前,外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约占中国商品零售总额 3万亿人民币的1.2%。显然,跨国建材流通企业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业内人士指出:要将现实的不赢利转化为将来的巨大利润,其关键因素和重要砝码都取决于建材超市这种业态在中国的发展程度。

  目前,中国建材流通市场的业态不外乎三种,一种是个体摊位及厂家直接在商场设摊,另一种是仓储式市场,这两种市场往往采用物业出租的方式,难以形成连锁化的超大规模。而第三种就是以洋巨头们在中国大肆扩张的建材超市为代表的居家一体化市场。中国目前的这类市场主要被欧倍德和百安居等外资建材流通企业强势占领。

  这三种业态的优劣和各自所占的地位,从来自北京的一份有关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调查中可窥见一斑。目前,北京多数消费者在家装时采用先找装饰公司谈装修格局、装修风格和价位,签约;然后到建材超市购买重要的装饰装修材料;再到一般批发市场采购一些小部件。调查者发现,北京的家居建材批发市场与超市,由于卖场环境与摊位租金的不同, 同样商品价差大概在12%至17%。消费者到商品价格较高的建材超市,主要是觉得那个地方的商品质量信得过。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说以往跨国建材超市的不赢利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还不太认同到超市里买建材的消费方式,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正在被建立,并已经得到了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的认同。跨国建材超市在国内几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微露成果——— 随着消费者的逐步认同,跨国建材流通企业抢回市场份额的日子也就为时不远了!

  本土企业如何应对

  建材超市经营模式的扩大,使传统的建材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激烈的竞争使利润空间大幅度缩水,一些传统的建材市场不得不面对倒闭的噩运。据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物资流通暨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于胜华介绍,建材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北京194家建材装饰材料市场中1/3濒临倒闭,1/3勉强支撑,还有1/ 3的利润空间也在大大地降低。于胜华认为,在跨国建材流通企业大军压境的形式下,中国的建材市场正走到一个转型提升阶段。

  有关人士指出,本土建材市场要想应对跨国巨头只有两种方法,一是改良其他业态,二是在超市业态中与跨国巨头一争高低。

  日前,在北京一种新兴的脱胎于传统建材市场形式的主题购物中心正在出现,即一种招商制市场。北京市商委副主任程红认为,建材超市将来的份额肯定是越来越大,但是购物中心这种招商制市场的优势,超市仍然无法超越。首先,购物中心的展示功能明显强于超市。超市强调减少服务,消费者以自我选购为主,但建材和家居用品更需要把它美化的效果展示出来,主题购物中心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超市强调一站式购齐的概念,一种商品里面只能经营四五个、或者十多个品牌的商品,提供的品牌选择有限。其次,由于我国建材、家居商品跟国外的成熟市场不同,国外几个主要品牌已经垄断市场,国内市场却品牌众多,购物中心恰恰提供了充分选择的空间。

  此外,本土的建材超市现在也日益打开局面。如上海本土建材超市好美家,日前已经与复地集团签下协议,使复地集团名下的高档酒店式公寓“国际金融家”成为好美家和复地合作的首批全装修项目,“国际金融家”和好美家已签下120万元的空调销售合同。根据协议,今后复地每开发一个全装修房项目,好美家就自动成为该项目的直接供货商, 并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与复地集团签约的还有百安居。据了解,这是沪上建材超市和房产商第一次紧密地走到一起。据好美家团购中心发展总监蒋雄介绍,这次全装修项目是其团购业务的又一起点。(汤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73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