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产网记者3月27日北京报道)2013年,对于中国零售行业的企业而言,是艰辛的一年,经济增速放缓、电商冲击加大、经营成本上升等宏观问题威逼,加上普遍销售业绩遇到上限、运营模式紧要调整,一切都变得“雪上加霜”。
今天,在第十二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中,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楚修齐会长发布了《2013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商产网记者从中得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重增长达23.4万亿元,但实际增长率仅为11.5%,为五年来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最低。
据了解,2013年消费市场总体呈缓中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1310万,全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10704亿元,增长12.7%,其中,汽车类增长10.4%,家居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对会员企业2013年经营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显示,130家企业商业销售总额为64376768万元,比2012年的57710950万元增长了11.55%;主营业务利润统计为2273607万元,比2012年主营业务利润的2222604万元增长了2.29%。
在去年百货业发展中,一、二线城市百货业销售额稳重增长,三、四线城市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百货零售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连锁百货的经营业绩可以看出,区域性百货企业保持着稳固的区域竞争力,甚至区域垄断性地位,彰显了区域性百货企业经营业绩好于全国性经营的百货企业连锁经营的特征。
百货业普遍加大电子商务业务,预计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8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8%。除了银泰、王府井、华联、大悦城、新世界百货等一二线百货巨头纷纷试水外,诸多企业意向明显。
此外,百货业态细分呈多元发展,一些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百货企业,通过新建、重建或重型装修等,对原有业态提档升级;百货店营造能引领流行和前卫的消费文化,以经营加实惠的品牌为主,以青年消费群为目标顾客,并满足这些人们追求时尚、时髦的需求;主题百货店,突出专业特色的消费文化,在布局陈列突出某类商品为重要区域,兼顾高档、时尚和主流生活需要为一体,以此受到顾客认可并为企业带来级差利益;折扣性质的百货有了快速发展,尤其受到三四线城市的欢迎。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楚修齐会长发布了《2013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而百货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连锁百货企业扩张难,在我国,百货的经营基本是依靠联营联销来实现,百货的供应商体系也是分地区、多层次的,跨地区的门店不与供应商分别谈判,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其二,百货自营缺少现代批发支持。随着现代百货零售的发展,批发功能成为支持百货经营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生产厂商或品牌商直接进入流通环节,以联营方式承担起批发环节的职能,同时也承担起了商品滞销的风险,使百货零售企业尝到没有经营风险的好处。
其三,百货企业扩张缺少资金支持。面对外资企业或以商业地产为主的挑战,主营百货企业扩张缺少资金及商品集散基础设施的支持。
其四,需求多样化凸显管理能力不足。随着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更新换代加快,商品采购和营运管理的难度亦空前加大。
2014年是百货行业发展与困难并存的一年,国内市场仍然面临发展压力。百货业向更加智慧商业转型发展,如体验消费、绿色生态、买手培养、自有品牌开发、个性化购物体验服务、合作发展O2O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
对于未来百货的发展的特征,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楚修齐会长进行了阐述,包括百货在实体店重视信息管理,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呈创新发展,多元渠道销售态势更加清晰,自营模式成为发展趋势,百货新型营销模式的物联网作用后将凸显等内容。
最后,楚修齐建议,企业可加大与上游供应商源头的合作,寻求加大自营比重的突破口,有选择地引进境外品牌,适时进行自有品牌开发,强化行业自身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