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阿里巴巴与银泰商业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将以53.7亿港币战略投资银泰商业。交易完成后,阿里将持有银泰商业9.9%的股份及总额约37.1亿元港币的可转换债券。双方约定未来三年内,阿里可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银泰股份,从而使阿里最终在银泰的持股比例不低于25%。另外,双方还表示,将搭建020模式(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的基础设施体系标准,组建合资公司,并对全社会开放。
阿里银泰“联姻”整合发力O2O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百货企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银泰本身也有自己的电商平台——“银泰网”,但与天猫、京东、苏宁云商、国美电器等比较而言,差距非常明显。2013年天猫银泰曾在“双11”发力O2O模式,但是遭到众多线下商家抵制,发展并不顺利。
而阿里入股银泰,利用其电子商务的优势,整合银泰现有资源(全国36家门店、1千万商品数据及150多万会员),更好的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对阿里来说,它也实现了在线下零售业O2O方面的“破局”,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自身业务的深度与广度。
对于此次“联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前银泰商业集团CIO兼银泰网CEO廖斌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银泰与阿里两大商业集团的‘联姻’有着深厚的基础,一来双方老板都是浙江人私交往来颇深,两家公司在总部又同位于杭州,且各自都是国内商业零售领域‘巨头’;二来双方无论是在‘双11’,还是智能物流(菜鸟网络)、移动支付(手机‘当面付’)、O2O(35个实体店相关资源支持天猫)等领域,均有过较好的合作基础。”
阿里意欲建设零售业O2O领域行业标准
阿里此番出手“联姻”银泰,不仅是优势互补,还受到同业竞争以及阿里上市的影响。
面对百度拥有糯米和百度地图,腾讯占据微信、大众点评、嘀嘀打车、微生活等,阿里在2013年-2014年期间,也加进步伐,重点投资了Tango、天弘基金、TutorGroup、高德地图、快的打车、新浪微博、文化中国、虾米网等等。另外,近期又有阿里投资恒生电子、窝窝团、小霸王等的传闻不胫而走。
投资绯闻绝非空穴来风,而近日又有消息热议阿里赴美启动IPO。如此频繁的跑马圈地,不禁让人联想到这不仅是与竞争对手的博弈,更可能是对上市的一搏,大大提升IPO估值。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认为:“阿里巴巴投资银泰,一方面体现出阿里巴巴不断将金融、物流、餐饮、零售等传统产业纳入其产业生态体系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正处于上市前夕,借不断的资本运作,可望不断提升阿里巴巴股票的‘含金量’。”
此外,更有分析人士大胆猜测:不排除阿里利用银泰在全国的零售网络把O2O模式彻底打通,搭建好O2O的基础设施体系的构想,进而全面解决线上和线下的货品、支付、物流等关键环节的融合,试图树立O2O领域的某种行业标准,并向全社会开放。
消费者收获“联姻”喜糖
对于此次阿里与银泰的“联姻”,消费者无疑收益颇多。
大多数消费者对线上商品都缺乏购物体感,只能凭借商家描述和其他用户的评价来想象预估是否合适,在收货确认之前基本持怀疑态度。
而此次阿里和银泰O2O合作,正好填补了线上购物体感缺失的一大纰漏,消费者可以先在实体店体验,再在线上放心下单,完全不会有顾虑。这也将大大提升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信任度。
“阿里与银泰商业合作,线下商品信息通过线上传输,让消费者在家就能轻松获取商场信息,更加便利。另外,阿里银泰O2O实现之后,也将缩短线上下单和线下送货的时间差,就近配送,购物更快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