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正申请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宣布将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交易完成后,阿里集团将持有银泰商业9.9%的股份及总额约37.1亿元港币的可转换债券。未来三年内,阿里集团最终在银泰商业的持股比例将不低于25%。按此比例,阿里将成为银泰商业中仅次于沈国军的第二大股东。
阿里投资银泰商业并不令人意外。马云和沈国军均属于浙商,二人多年来一直有密切合作,他们都是“江南会”与云峰基金成员,一起投资了菜鸟网络和阿里小贷,之前,淘宝网和银泰在线上线下也多有密切合作。
但如果抛开私人关系,在商言商的看待此次投资,则另有一番意味。这是至目前为止,传统百货业与互联网业规模最大的一次“融合”,在未来回头看,它或许是中国零售业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线下零售业与线上电商山是山,水是水,分得分明,但在此之后,线下零售与线上将逐渐走向融合,也就是所谓O2O模式。
O2O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是指线下的商务机构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来源于美国,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界也很时髦,但由于一直缺乏现实路径与成功案例,导致尽管零售业在内的传统行业被互联网冲击后惶惶然,却依旧并未太接受。
这次“融合”则意味着风向的转变,由股市反应可知,消息放出当天,银泰集团概念股走强,多家百货公司股价逆市上涨,它让很多人看到,原来线上和线下是有可能融合的,传统零售业并非只有冒死弃店上网或慢慢等死两条路。
阿里投资银泰很容易令人想起王健林和马云一年多以前那场很轰动的赌局的结局。当时这线下线上两位巨头就中国零售业前途打赌,称如果到10年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占50%,则马云赢,反之则王健林赢。但仅仅一年后,王健林就改口,说赌局只是个玩笑,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完全可以共存,在十年后赌局到期之时,可能已经没有纯粹的电商或者实体企业,二者已经融合。
如果阿里和银泰的合作成功,在未来,很可能每一个线下的百货巨头都有一个线上的“土豪”做朋友,双方都有了新的机遇。当然,前提是线上线下能够“成功打通”,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需要消费者的配合,消费者不认可,则一切均成幻灭。
再细看这次合作,双方的资源是没问题的,阿里一方自然不用说,以百货商场为主业的银泰商业经营着36家门店,包括28家百货店及8家购物中心,有1000万个商品数据的商品数据库体系,以及150万名会员构成的会员体系。在设想中,阿里和银泰之间要打通营销、支付和商品,包括把银泰的实体店电子化、进行会员账号的打通,双方还可以基于用户大数据进行消费行为分析,挖掘新的商业价值。最理想的结果是,融合后的银泰将成为一个开放的O2O平台,帮助所有百货等零售业态,实现实体商业与互联网经济的双向融合,也就是成为所谓的“大数据驱动的消费方案提供商”。
当然,阿里与银泰的融合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背景,比如,互联网巨头之间越来越激烈残酷的圈地大战,为了进攻或者防御,这一年来,腾讯、百度和阿里进行了近乎疯狂的各种并购,O2O以及线下业务是巨头继续维持垄断的重要或者至关重要的一大板块,不容有失;再比如,阿里已经宣布在美国IPO,急于向投资者展示业绩......
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阿里投资银泰将是O2O领域从务虚转向务实的拐点—-尽管成功还很难预期;而传统商业目前也正面临重要拐点,主动上线互联网、尝试全渠道零售已是大势所趋,只有率先转型者才会享有价值重估的机会,固步自封则意味着把自己放在了更加强大敌人的对立面,失败恐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