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去茶山旅游,行至云南版纳,途中,当地的向导带我到一个亭子歇脚,我看到他用碗舀了亭子角落一个罐子里面的水喝得非常畅快。”
接受商产网记者专访时,撒拉亭茶馆创始人韩瑞玲女士讲述着“撒拉亭”的品牌来源。
在云南村庄旁的栈道上,有上百个这种当地人称之为“撒拉亭”的歇脚点,亭中放有供路人免费饮用的干净水源。
“作为城市人的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水是不是干净的,可不可以喝,而向导给我的解释是,‘它是干净的,我们从小就喝。’”
这是一个现代版驿路梨花的故事,韩瑞玲感动于这其中的分享精神,更被这一碗水的坦然所打动。
那之后,作为广州知名出版人的她开始热衷于研究茶文化,并戏称是染上了“茶毒”,打算开创自己新的事业。在各地的茶园中穿梭筹备了三年后,韩瑞玲在广州高德置地广场开设了第一家茶馆,以“撒拉亭”命名。
茶的现代化诠释
说到在西双版纳的经历,韩瑞玲对那座歇脚亭记忆犹新。“撒拉亭给我最多的启发是中国的传统理念,美的东西,真的东西,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懂得去欣赏它,去重拾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真诚、相信、向善、坦然,“撒拉亭”品牌在创建之初便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情怀。可是在这个时代,更需要用这个时代都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诠释它,同时达到一种平衡。
撒拉亭茶馆品牌创始人韩瑞玲
“唐代人喝茶要往里面加盐,加胡椒粉,并煮成的茶汤。这种茶汤跟擂茶非常相似。到了宋代,把茶叶碾成粉,非常像现在的抹茶,会打出很多汤花。宋代以后,忽必烈来了,他们喝奶茶。到了明代更是全民喝茶的时代。”
再之后,喝茶方式就没有更大的变化,韩瑞玲希望自己可以引导一种良性的改变。本是从事于出版业的韩瑞玲非常理解城市人所承载的压力,以及在短缺的时间对生活的诉求。“我认为中国茶在过去和现代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距离感,现在狭义上的茶道或者茶艺,需要两三个小时泡一道茶,而城市人要专门腾出两三个小时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撒拉亭对于茶的逻辑是:如果你有15分钟,你就用15分钟的方法来喝。如果你有半个小时,你就用半个小时的方法来喝,如果你真的有两三个小时那就更好。而很多这种老式的茶馆,或者现在所谓的茶艺馆,是把这部分需求排斥在外的。
对于茶馆的经营方式,韩瑞玲抱着一个开放的态度,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节拍与生活方式。快或慢只是中国茶发展到这个时代融入的新变化,变化中不变的是茶中沉淀的东方智慧:“中国的慢不是无所事事的慢,而是慢下来的时候会让你更灵动。但是中国人的快也不是毫无目的的快。我们说美的东西就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