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合景泰富在上海红坊举行全国商业战略发布会,宣布合景泰富正式迈入个性化商业地产时代。“合景泰富现在商业地产的业绩占比约为三至四成,未来希望能够上调至五成”,有接近合景泰富高层的业界人士告诉记者。
合景泰富挑选的似乎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一方面,万达、华润等商业地产先行者已经在全国排布出较完善的商业布局;另一方面,随着住宅限购的持续,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把发展中心转移到商业地产领域。广东省房协日前发布的《广东房地产蓝皮书2014》指出:“2014年,深圳、广州、佛山拟开业购物中心面积都在50万平方米以上,市场现有商业存量尚未完全消化,又迎来新的集中放量,加之经济增速放缓、电商冲击日盛,预计一线城市新兴商圈及二线城市商业在短期内将面临空置率上升的风险。”广东省的情形,放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也多有相似之处。
当竞争对手已经占据了较多的市场份额、当市场风险在累积增加时,后发的企业还有机会突围吗?
在手机行业,曾经有过先例。2007年1月10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首款“苹果”智能手机iPhone。当时手机行业已经相当成熟,占据垄断地位的是诺基亚。当时很少人看好“苹果”,甚至有人嘲笑iPhone:一款没有键盘的手机能怎么样?但正是这款当时被视作另类的个性化手机,随后的表现让很多人都傻了眼:7年后的今天,“苹果”已经稳稳地坐在手机品牌的第一阵营。
如今,合景泰富把“苹果”视作自己的目标,一系列“苹果式”的个性化破局思维正付诸实践。
合景泰富的“苹果战略”
A 规模适中,强调接地气
在发布会上,合景泰富旗下4个预计将在明年、后年推出的项目亮相,分别是北京·摩方、苏州·合景汇、成都·合景汇和上海·嘉誉国际广场。
与现在不少新推出的购物中心动辄都是20万平方米甚至以上的大规模相比,记者留意到,合景泰富这4个新推项目中,最大面积的成都·合景汇不过是12.5万平方米,最小的北京·摩方仅3.9万平方米。记者查阅现场发放的招商手册后发现,在合景泰富储备及在建的10座购物中心中,一半的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下,即使超过10万平方米的5座购物中心,最大的面积也只有12.5万平方米。
这种以适度的规模吸引人群就近消费,更像是合景泰富有意而为。合景泰富商业地产事业部副总裁黄兴龄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网购如何发达,像吃喝玩乐这种体验式的消费都是需要亲身到场体验的,“在电商盛行的时代,‘大’未必是一种优势,便利的优势可能更突出,如果消费场所近在家门口,消费者何乐而不为?!”
B 设计特点,视项目而定
为了加快项目的投入使用、加快资金的回笼,很多地产项目选择把成功的模式在各个城市快速复制,但合景泰富CEO何伟志表示,合景泰富将联合Benoy、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捷德等知名设计机构,各项目因应自身特点而设计。
黄兴龄强调:“我们在各地的每一个项目都会很不一样。我们希望通过商业地产引领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点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时尚体验。个性化的设计不是最终目的,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消费体验才是。我们希望做到,让入场者感到旅游般的体验就在家门口。我们希望在设计细节上,通过环境的营造以及体贴的服务,为客人带来如旅游般的愉快心情。”
C 商户选择,强调个性化
很多专做商用物业的企业都有一批主力商户在手,商业项目走到哪一个城市,这些主力商户也会随之入驻。合景泰富却像对这种传统模式说“不”,据介绍,这4个商业项目在商户的选择上将营造主题感。
合景泰富商业品牌推广部总监简映雪说:“现在各个商业项目都还没有开业,我也不敢保证每个项目引入的品牌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会尽力为各项目引入最适合它们的商户,保证每个项目的个性化。”
D 长期持有,稳定现金流
目前大多数商业项目选择的是出售再返租统一经营,又或者是保留主力商户位置持有、其余部分出售以回笼资金的做法。但黄兴龄介绍:“这4个购物中心的商铺全部由合景泰富或与新鸿基、绿地、富力等合作伙伴一起长期持有,只租不售。”
“住宅卖完就没有了,城市的土地不可能复制,所以开发可长期持有的商业项目是每一个还想继续在这个市场玩下去的开发商的必经阶段。合景泰富在商业物业上的起步不是最早的,但是现在还能赶上去。合景泰富这几年引入了不少在商业地产方面有经验的高管,就是希望能够在更高的起点上出发。”一位熟悉合景泰富的业界人士表示,“广州的天河城广场每年能给开发商带来约10亿元的租金收入,这样稳定的现金流是每一个开发商都期待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