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的却将餐饮作为了事业,27岁生意规模近3个亿;财富积累来得快,自傲自作散得也快;沉淀过后重战餐饮,新辣道品牌终成气候!
如今在北京,年轻白领们不知道新辣道的极少,说起梭边鱼不心驰神往的也极少。这似乎是让新辣道集团董事长李剑最舒心的事情了。
本刊记者在新辣道总部采访了李剑,一个时尚帅气、很会讲故事、感性和理性兼备的成功男人。依着这份成功,他已经两次作为餐饮企业代表陪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
李剑创富不是误打误撞,他是那种做事之前就很有想法的人。他的新辣道梭边鱼火锅,从2004年开创至今,一路向上,至2013年底已开出近200家分店,年营业额达8亿元。
27岁和3个亿
李剑是山东临沂人,1995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他没有服从毕业分配,而是拿着5000元坐了几天汽车独闯北京,参加托福考试培训班,然后去美国留学。
北京与家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彻底颠覆了他的经济观,从家里带出来的钱很快变得窘迫。恰逢培训班只上半天课,李剑便琢磨找事做做。那年春节培训班放假,李剑没有回家,年初二闲逛东八里庄一个农贸市场,他发现有个大妈的四川麻辣串生意非常火爆。他缠着大妈教授技术,甚至给人家刷碗讨好,“我突然不想读书想挣钱了。我跟大妈说你在东边开,我去西边开,还拿了张地图跟她比划。”磨了四五天,最终李剑花900元钱拿到了火锅底料方子。
很快,北外校园旁边多了一个麻辣串小摊,小摊一直摆到后半夜,一天能有300块的流水,一个月下来能挣个四五千元的纯利。“还上什么培训班啊?”李剑对自己说。麻辣串小摊生意,迅速为他积累了原始资本和餐饮经验。李剑的创业之路由此起步,他一脚踏进了苦苦乐乐的餐饮圈。
一天,一位公司前台小白领问李剑:你能每天给我们公司送盒饭吗?10来个人,8块钱一份。“能啊!”李剑回答得不假思索。由此引出的是他的第二段生意经历。
“我哪里会做盒饭啊?北外背后不是中央民族大学吗?外面5毛一两的米饭,里面就一毛,我每天去里面倒腾出两三个菜,然后端回小摊上一组装,二三十份盒饭就成了。”李剑说,这样下来一个月竟然也能赚几千元。
李剑随后将送盒饭的范围一个劲往中关村延伸,数量不断增加,生意在壮大。他随后找到一个废弃食堂,只需管二三十人的饭就可以白用,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盒饭。
1996年底,中科大厦一位姓崔的物业管理人员,看李剑每天送盒饭挺忙乎,干脆将楼内一个夹层贡献了出来,让他搞个小食堂。李剑喜出望外,这几乎没啥成本,他只用2万元买了些托盘之类的而已。这个食堂,无意中成了京城第一家由第三方开办的写字楼餐厅。
李剑找来同住地下室的两位兄弟,外加五六个员工,开干了。生意实在太好了:一份盒饭8块钱,如果办卡,每人每月就是220块钱。通过物业游说,一家公司办了,其他公司也跟着办,一栋楼办下来,往往就是七八十万元,毛利保持在百分之六七十。
李剑随后注册了全意达公司,开始以公司的名义联系团膳业务,得到的合作条件越来越优,有些单位每月给他的补贴就达10多万。“那时候我每天在外面跑,有的写字楼还在挖大坑,我就开始联系物业了,这样5年下来,中国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国贸、嘉里中心,一共做了50多栋写字楼的员工餐厅。”
李剑回忆到,食堂这个餐饮空白区的生意简直就是无本生意,现金流很好,而且就早午两餐,下午和周末还可以休息。在最顶峰的2001年,这家名为全意达的写字楼员工连锁餐厅,一年的流水将近3个亿。那一年李剑才27岁。
他牛起来了——买好车,泡美女,交酒肉朋友,出手极其阔绰。到2002年底,他创业之初的那种斗志已被消磨殆尽。
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账上没钱了,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供应商前来要账的越来越多,合作伙伴也因相互责怪而散伙。终于有一天,北京50多个写字楼近七八万个小白领发现食堂没饭可吃了。最终,李剑不得不拿店抵债。抵完债,他手上只剩了4家员工餐厅。
回首那“一堂深刻的课”,李剑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他庆幸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经历了那些,输过让自己对钱有了更深的理解,输过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